浅谈调研文章的写作体会来源:张淼文集
作者:zrx
"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有朱衣暗点头"。谈到调研文章的写作技巧和经验,在座各位均多有建树,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就是谈点体会也许还有点勉为其难吧。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指正。
一、
有爱
俗话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写调研文章,如果是作为一项任务,可能就感到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就会感到厌烦。就象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我们总是感到头痛无比。其实道理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我们将写作,写调研文章看成是一种爱好,或者是当作自己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之付出自己的爱心,可能效果就不一样。
有了这么一个爱好,生活中似乎有做不完的事,看不完的书,写不完的话。当你一个人坐在书房冥思苦想,或者伏案写作,或者在电脑上输入,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一种幸福感。
有了这么一个爱好,钱当然就会花的多。看到好书就想看,看到好的文章就想读。这样不买就不行了。到了一定的时候,再回首看看书架,就有一种所处书山无路、苦海无边之感。
其实,爱好看书,爱好写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净化个人心灵的过程,也是一种慎独的好办法,也是一种内心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
因此,当我坐在电脑前,当我在网上冲浪时,不会顾及时间的流逝,有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能够通宵达旦。
二、有心
也有一句俗话叫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写调研文章也是如此。也许我们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不能直接接触到有价值的案子。但是如果我们有心,注意在听取别人的故事中,或者在偶尔听取别人在叙述某一事件时,可能就会灵机一动,有所思,有所得,从而成文。
在看别人的文章,在读别人写的书籍的时候,如果有心,必然有所得。我记得有人说过,你要写文章就得多看别人写的文章。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这个缘故。
有心还得注意一点就是要将平时自己思想的火花记下来,对有些在头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要及时将之记录下来,待思考成熟或者有了一定的轮廓时,再动手写作。三、有料
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没料就别耍阔”。这是很有道理的。有料实际上就是有准备。有准备不仅包括思想的积累,知识的积累,经验的积累,而且还包括资料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后者比前者一点也不逊色。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原来是指一个人读的书太少,所以到要用的时候就感到江郎才尽。其实最近我有一种新解,书到用时方恨少,是因为平时积累的书,准备的书,或者说准备的资料太少。
现在是一种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一个充斥着知识的时代。所以,我们穷尽毕生的精力,也没有办法看完所有的书。即使有愚公移山的那种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毅力也没有一点办法。最多,我们能够在沧海中取到一粟也就是万幸了。所以,我们要准备、积累目之所及、力之所及,特别是金钱之所及的资料。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非常感谢计算机的发明者,要感谢互联网的发明者。我们要庆幸生活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可以比我们的前人少费几百倍、几千倍乃至可以用天文数字来计算的精力就可轻而易举地获取我们所要的最新的信息。而且只要输入几个关键词,只要鼠标轻点一下,世界在我们面前显现的真是太小太小,而所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取的信息又何其之多。
四、有扶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写调研文章也是如此。不仅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别人的帮助,即使写出来以后,更需要别人的扶持和帮助。需要发表文章的载体的扶持,需要编辑的扶持。这一点,我不说,大家也清楚。
现在写文章的人何其多,现在的载体也是何其多。可是茫茫人海,茫茫载体,何处是归途呢?现代发达的科技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同时,也何其疏远了我们的相亲。伊妹儿替代了多少的邮递功能,电话替代了多少的见面。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所以,信息时代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小,但信息时代也让我们古老的亲情、友情等等也变得是不是有些太过先进的陌生呢?所以,我们的文章需要人与人的扶持,需要面对面的沟通。这也许是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一点文章的人文关怀吧。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