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八届八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同志们:
这次市委全体(扩大)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江苏省委、苏州市委全会精神,回顾总结我市今年以来工作和“十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分析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形势,研究张家港“十一五”和明年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和措施,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实干,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圆满完成“十五”目标任务、开创“十一五”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市委专门组织市镇两级干部,用半天时间,全面检阅全市各地的项目成果和发展实绩。通过实地参观交流,大家普遍感到耳目一新、倍增干劲,对加快发展取得了共识,对破解难题增添了信心,对争先进位鼓足了勇气。在此基础上,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
一、今年以来工作和“十五”发展的简要回顾
即将过去的××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严峻考验的一年,也是我市各项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全市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⒈经济建设既快又好,增长亮点不断凸现。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指标强势增长。预计全市将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工业销售收入亿元,增长;实现财政收入亿元,增长近,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增长,财政收入的总量、增量均在全省名列前茅。二是工业质量稳步提升。有效投入进一步增加,预计全市完成工业投入亿元,其中总投资亿元的十大竣工项目如期竣工;总投资亿元的十大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已完成投资工作量亿元。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只、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只,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今年,全市又有只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只产品被评定为“国家免检产品”。规模效应进一步发挥,预计年内沙钢集团销售收入将超亿元,华芳集团、永钢集团、国泰国际集团营业收入超过了亿元,东海粮油营业收入近百亿元,还有一批企业营业收入在亿元左右。十大企业集团销售、利税、利润分别占全市的、和。三是“三外”工作有效突破。预计全年新批三资企业家,完成注册外资亿美元,到帐外资亿美元,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只,新批项目户均注册外资超万美元,亩均投资总额近万美元,比去年增加万美元。外贸出口增势强劲,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达亿美元,其中出口亿美元,增幅达。外经合作不断拓展,新签境外工程劳务合同额万美元,新批海外企业家,境外投资总额位居全省县级市第一。四是服务业加速崛起。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保税物流园区进出区仓储货物货值达到亿美元;张家港口岸货物吞吐量有望突破万吨。专业市场成交活跃,保税区化工品交易市场成交额将突破亿元。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零售、宾馆、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持续升温,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为近十年增长最快的年份。五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个农业重点项目如期完成,建成全省第一个“生态农业市”,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总数在全省县(市)中位居第一。全市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省下达的万斤地方储备粮任务全面完成。农村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全市完成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已超过家,建办专业合作社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家,专业协会家。长江防洪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完成投资工作量亿元。
⒉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人居环境日益改善。主要体现在:一是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继续深化,片区中心镇总体规划全部编制完成,杨舍城区项分区规划和个地块的控制性详规编制有序展开,镇村布局规划全面完成,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扎实推进,个示范区全部建成,个试点区建设全面展开。二是设施进一步配套。四水厂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完成公里的北区区域供水管线工程,天然气利用积极推进,华兴电力燃机工程号机组建成投产,沙洲电厂建设加快推进,有望明年月底发电,老住宅区“平改坡”及整治已完成万平方米;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主要道路工程进展顺利,张皋汽渡建成通航,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公交。三是开发进一步加快。暨阳湖生态园区中心景观区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城西新区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按计划推进,梁丰生态园初具整体规模。国税征收大楼、交通大厦、供电大楼、建设大厦、农商行大厦、人民医院、国泰时代广场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四是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态市创建初见成效,并已通过省级考核。“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年”活动成效显著,首批家限期治理企业完成关停或搬迁,年内预计拆除烟囱只,一批污染企业和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城市水污染负荷削减,二氧化硫排放削减吨。绿化建设力度加大,新增各类林地、绿地万亩,顺利通过全国绿化模
在市委八届八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第2页
范城市考核验收,并成功进入“国际花园城市”行列。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荣获“江苏人居环境奖”,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考核。城市管理职能向农村延伸,城管执法全面进入社区,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城乡面貌不断改观。
⒊社会建设协调有序,发展条件更趋优化。预计到年底,我市将率先达到省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要求。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分别增长和。全市新增就业岗位个,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名失地农民实现就业。新增城镇社会保险人数万人,累计达万人,参保率;新增参保农民万人,累计达万人,参保率;累计有万人农保转为城保;有万名老年农(居)民享受到社会养老补贴,覆盖率为;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万人,参保率。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村校教育基本现代化工程顺利实施,所农村小学完成改造,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稳步推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卫生改革稳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成为全国第一个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联盟的县级城市,并被省推荐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先进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深入开展,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了江苏省“十五”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市考核,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市“三连冠”。科技、统计、档案、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事业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⒋文明建设再创佳绩,创建效应明显放大。备受关注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顺利通过中央文明委组织的专家考评和全国范围的公示检阅。月日,我市被授予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区)荣誉称号,在受表彰的个城市(区)中位居第一,成为江苏唯一入选的城市,也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塘桥镇、南丰永联村被评为“全国文明镇村”,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农业银行张家港市支行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张家港精神宣传再掀高潮,“张家港精神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系列创建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国家验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察、史志等多项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文化建设扎实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等快速兴起,长江文化艺术展示暨经贸周系列活动产生良好影响,“走遍村庄张家港市行政村巡礼”大型新闻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有效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深入。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序推进,全市名党员参加了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名党员参加的第二批教育活动进入整改提高阶段,第三批教育活动开始试点;干部培训进一步加强,全市通过国外专业培训、国内特色培训、干部自选培训和网上教育培训的党员干部超过了人次。二是干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实施了市委常委会讨论干部任免事项投票表决制,首次对名乡镇党政经正职和市级机关一把手的提拔调整人选实行市委全委会征求意见,一批“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了领导干部队伍之中。三是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围绕“固本强基”的要求,深入开展了“先锋镇”、“先锋村”创建活动,加强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拓展非公企业党建网络,农村社区党建成为新的亮点。四是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强化。廉政宣传教育持续深化,惩防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政府非税收入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市招投标采购交易服务中心建成运作,政府投资工程代建工作扎实推进,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顺利实施,“三禁”(禁赌,禁酒,禁收红包、礼金或有价证券)规定得到落实,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在困难多、矛盾多、挑战多的情况下,今年全市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广大干部群众负重奋进、开拓创新、合力奋斗的结果。从市委常委会工作角度看,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更加突出“率先、争先”这个主旋律。今年以来,市委努力把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三个代表”的本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坚持快中求好,奋力争先创优。年初,按照八届六次全会确定的总体思路,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在进一步强化争先意识的基础上,引导全市上下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把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赢“三大硬仗”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年中,市委召开八届七次全会,强调“速度不能慢,质量要提高”,围绕圆满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加压鼓劲。同时,市委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多次组织市镇两级干部到南京、山东等地参观学习,登高望远,取长补短,进一步凝聚了发展共识,增强了发展动力。
⒉坚持用张家港精神破解难题,更加突出“创新、创优”这个原动力。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自觉服从和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始终把弘扬张家港精神作为致胜法宝,转变工作思路,讲求发展实效。围绕解决好“四个怎么办”,提出了“四个优化和提升”的工作措施;围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召开了统筹城乡发展“三集中”现场会;围绕调优产业结构,专题召开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围绕保障经济运行,加强分析监测预警,完善协调服务机制,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从而延续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
⒊坚持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百姓,更加突出“惠民、富民”这个落脚点。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经济与善待百姓统一起来,鼓励创业,促进就业,保障安居乐业。加快推进“三个集中”步伐,积极实施“三大合作”改革,认真落实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措施,农村十项实事工程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以社会保障“全覆盖”为目标,大力实施扩面征缴,城乡居民参保率和老年农民养老补贴发放率全面上升;住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完善,近万名职工从中受益;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标准再度提高。社会管理不断加强,社区功能日益完善,“平安张家港”建设大力推进,城乡居民的生活生产环境更趋协调有序。
⒋坚持把全面统筹理念贯穿始终,更加突出“协作、协调”这个好传统。市委注重保护社会各方的创业热情,努力凝聚率先发展的整体合力,积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优势,高度重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作用,一如既往地做好人武、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在加大社会事业投入的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营造体制机制新优势;在着力提高市民素质的同时,切实增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团队合作”意识,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三个文明的共同进步。
今年以来,全市总体发展可以说突破大、亮点多、成效好,“第一个率先”的目标任务可望胜利完成,为“十五”计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十五”发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明显特征:
——“十五”是张家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全市总量从“九五”期末的亿元增长到亿元,年均增速高达;人均在“九五”期末还不足美元,目前已达美元,正在向人均美元的新台阶冲刺。全口径财政收入从亿元增长到超百亿元,平均每两年接近翻一番,年均增长;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全市工业销售收入从亿元增长到亿元,实现了五年翻两番。冶金、纺织、化工、粮油、机电等支柱产业优势更加突出,成为全国拥有百亿企业最多的地区之一。
——“十五”是张家港改革开放成效最为显著的五年。我们抢抓国际产业资本转移和沿江开发机遇,放大区港园联动优势,开放型经济不断放量、扩容、升级。“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我们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不断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实现了公有资本从一般性领域和竞争性行业退出;在股市极其低迷的情况下,企业上市取得较大突破,上市公司总数已达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私营企业达到万家,个体工商户达万户,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深入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和“三大合作”改革,为农村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活力得到了充分释放。
——“十五”是张家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我们注重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大手笔实施区划调整,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形成了“一城四片区”的城乡新格局。新城建设全面启动片区开发有序推进,城市化水平从“九五”期末的提高到了。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五年累计完成城建投入多亿元。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生态建设力度加大,森林覆盖率(扣除水面)达,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提高到了,各镇全部通过全国环境优美镇考核验收,并成为全国首家实现卫生镇村创建“满堂红”的县市。
——“十五”是张家港人民获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和以上,社会保障实现了“城市待遇”向“市域待遇”的转变。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平方米,平均每户家庭就有户拥有私家轿车,恩格尔系数下降到了以下,人均预期寿命达岁,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十五”是张家港三个文明建设更趋协调的五年。我们坚持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中富民强市,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中增强动力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中提升素质,推动了三个文明建设在更高平台上协调发展。“十五”期间,张家港市先后荣获全国百强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称号。
回顾“十五”的发展历程,我们经历了“非典”和宏观调控等严峻考验,成绩来之不易,确实令人鼓舞;经验弥足珍贵,必须倍加珍惜。一是始终坚持以率先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争当全省排头兵的目标定位,以无功即过的意识抢抓发展机遇,以超越自我的追求提升发展定位,以激励竞争的机制营造发展氛围,使民众自主创业、企业持续创新、干部争先创优在港城蔚然成风。二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和经济国际化,更加注重速度质量并举的高效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同步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城乡区域互动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着力提升发展的内涵、质量、水平和层次。三是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破解新问题,用新举措推进新任务,不断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使发展特色更加鲜明,发展模式遵循经济规律,发展路径更加符合群众意愿。四是始终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统筹协调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四位一体”的任务,进一步巩固了政通人和、安定和谐的大好局面。
二、“十一五”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现在,张家港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今后五年,张家港工作的主题,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张家港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按照预定的时序进程,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苏州市委全会精神,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好“十一五”规划,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谋好篇、布好局。
谋划“十一五”发展,首先必须准确判断张家港所处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经济国际化提升的新阶段。经济发展正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全市工业总量已接近亿元,人均接近万美元,开始迈上工业化后期的发展平台。“十一五”期末,预计经济总量将再翻一番,人均将达万美元,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向高度化演进,承接后工业化的到来。城市化正由加速阶段向成熟阶段提升。城市化率到是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到“十一五”期末,我市的城市化率将从提高到以上,从加速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居民消费结构正由小康型逐步向发展型升级。食品、衣着和其他基本生活用品支出比重将明显下降,文化、教育、健康、电子通信等发展型消费正在进入城乡普通家庭。开放型经济正由“外向带动”向经济国际化转变。对外开放已形成一定的领先优势,外贸、外资、外经的联动效应将进一步放大。由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特征及其趋势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将继续加快,并构成经济自主增长的强大动力,推动全市经济向更高平台攀登。
谋划“十一五”发展,必须辩证分析张家港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十一五”期间,我市面临的外部环境总体上将是机遇大于挑战。从有利因素看,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当今的时代潮流,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国际资本、技术转移依然看好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成为全国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资本要素的集聚效应正不断显现。从不利因素看,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复杂多变,国际贸易摩擦增多,经济国际化风险增大;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特别是资源、能源、交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将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我们面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竞争态势将更为严峻。
谋划“十一五”发展,必须清醒认识张家港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逐步显露。从“两个率先”要求看,尽管小康目标任务今年可望完成,但平均数不能代表大多数,我市在巩固提高小康水平、扩大受益面,尤其是加快富民进程等方面仍面临不少难题,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从经济发展动力看,主要是通过持续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入拉动经济增长,本地生产要素的活力还需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规模与经济实力不相适应,自主创新能力尤为薄弱,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完全消除。从可持续发展后劲看,与“十五”相比,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大,用地更趋紧张,环境容量非常有限,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难度加大。从与先进地区的对比看,我市虽然在总量、工业投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快服务业发展等方面与先进地区还有不小差距。从领导工作水平看,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基层组织建设和群众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综上所述,“十一五”期间既是张家港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黄金发展期,又是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的矛盾凸现期,更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张家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始终坚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同时更加强调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把发展质量和效益摆在首位;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更加强调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共进;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同时更加强调自主创新,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同时更加强调社会公平和正义,保持社会安定和谐。
三、“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思路
制定和实施我市“十一五”规划,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市和构建“和谐张家港”为目标,以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以港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使张家港经济更加繁荣、科教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美、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文明、人民更加安康。
按照率先发展的要求,综合考虑张家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市现代化取得新的进展,生态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构建和谐社会走在全国前列。到年,总体达到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要求。
在发展重点上,要把握好以下个方面:
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沿江重点发展先进基础产业和现代物流业,市域中部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市域南部、东部重点发展优势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和现代农业的产业格局,不断强化各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和关联度较高的企业集群。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重的原则,鼓励企业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开发能力。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支持拥有名牌产品和商标的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管理水平高、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经营效益好、用户满意度高的骨干企业创建各类名牌,树立良好的区域品牌整体形象。
⒉以物流业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比较优势,优先发展生产服务业,全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以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加快发展物流产业,把张家港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具备较强集聚力的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继续加快专业市场建设,繁荣商贸流通业。积极引进金融机构,拓展新型金融业务,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专业中介和商务服务业,整合优化旅游资源,稳步发展房地产业,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业。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促进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
⒊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城市的标准建农村,用市民的理念育农民,进一步提高标准,加快建设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较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综合配套、有序推进的原则,统筹规划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事业,优先发展农村共享型基础设施和新型农村社区,大力度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要建立健全群众收入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机制,继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并通过推进改革、减轻负担、扩大就业、完善保障等综合途径,不断提高城乡生活水平。以“特优、高效、生态”为目标,以确保粮食安全为重点,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基地化、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稳定并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三农”的组织化程度。
⒋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推动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转变,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对地方经济贡献大的项目,提高引资水平和质量。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外贸商品结构,扩大外贸带动效应。加快“走出去”步伐,引导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市外和境外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资源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国外企业,扩大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提高技术型、管理型劳务比重。
⒌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在活力。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巩固企业改革成果,完善公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培育发展各类行业协会,规范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领域,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⒍推进城市功能完善,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要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加快“一城四片区”城市发展步伐。不断完善市域基础设施网络,加强长江岸线资源管理,推进“区港联动”,强化区域辐射能力。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正确把握城市建设和经营规律,加快市政公用事业产业化步伐,加强城市设施和地下空间管理,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深入推进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城市建设的资金渠道。
⒎建设节约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开发节约并重,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整理和复垦力度,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大节地、节水、节能工作力度,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重点推进市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对环保治理设施建设、改造和运行的日常监管,加强对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力争万元污染排放量明显下降,确保实现排污总量的动态平衡。加强对双山岛、香山、凤凰山风景区的生态保护和景观建设,继续实施“绿色基地、绿色通道、绿色家园”工程,营造自然协调、风景优美、特色鲜明的城乡生态环境。要正确处理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合理控制人口总量,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⒏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提高全体市民素质。继续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一步激发全市干部群众创业、创新、创优的动力。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精品文化工程,以长江文化艺术展示周为载体,打响张家港长江文化品牌,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教育优先,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农村教育,到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⒐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巩固安定团结局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做好民族、宗教、对台和侨务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作用。依法完善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继续深化“平安张家港”创建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细致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公共安全保障水平。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劳动保护,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⒑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组织领导水平。进一步配优建强各级领导班子,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提高各级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推进“强基工程”,扩大非公、社区、农村等领域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四、××年工作设想与重点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市从“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开局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协调主线,加快主导产业升级,加快城市功能升级,加快人文素质升级,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大力深化各项改革,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主导产业升级:就是要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动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并进,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大有效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加强招商选资,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经济”、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品牌经济”、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流量经济”、具有集约节约效应的“循环经济”和具有创业致富导向的“民本经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加快城市功能升级: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提高城市品位和城市竞争力为主题,加大力度推进“一城四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三个集中”,进一步优化整合城镇资源,优化调整功能布局,优化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集散功能和创新功能,加快城市功能向中心镇和农村的辐射渗透,促进城市的高效协调运转。
加快人文素质升级:就是要以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围绕构筑城乡一体文明新优势,不断赋予张家港精神新的内涵,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着力培育高素质市民,努力放大“长江文化”品牌效应,为建设基本现代化的张家港奠定人文基础。
××年,全市主要预期发展目标为: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左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左右,财政收入增长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左右,工业销售收入增长左右,全社会投入、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力争在今年基础上有所增长。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要做到“六个坚定不移”:
一、突出强化投入、强化创新,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投入是产出之本,创新是实力之根。新型工业化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当前,我市经济总量虽然较大,但核心竞争力还不强,必须充分发挥有效投入的带动、调整作用,使全市经济走上一条内涵型发展之路。
工业投入要坚持规模化、高效化。继续大力实施扶优扶强战略,以大企业、大项目为载体,增加有效投入,推进产业、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明年全市只超千万元项目总投资将超过亿元,实际完成投入工作量要不低于亿元。要重点加大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优势企业的投资力度,着力打造产业规模大、市场份额大和竞争能力强、盈利能力强的产业基地。明年投资亿元的骏马集团己内酰胺、投资亿美元的美国道康宁有机硅等十大开工项目,要抓紧前期准备工作。投资亿美元的沙钢宽厚板项目、投资亿美元的浦项不锈钢热轧板项目、投资亿元的华昌二期等十大竣工项目,要加快建设进程,确保如期竣工。与此同时,要鼓励各类资本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业、环保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产业,支持企业在精细化工、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型纺织、现代装备及其它优特专产业等方面加大投入,优化投向,提高投效,不断改善经济运行质量。
产业改造要注重高新化、信息化。以培育“两个一流”企业企业的科技水平、发展规模在国内处于一流为目标,继续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鼓励规模企业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要采用分专业、小规模、多批次的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要帮助、指导、支持中小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各项技改扶持政策,高起点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不断提高装备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要全面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确保明年全市百强企业全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制度。要继续引进推广、、等系统,优化企业生产管理流程,不断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要再提高个百分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家,新增应用企业家。
品牌培育要实现集群化、市场化。品牌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要按照“政府积极推动、企业主动参与、社会普遍关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全市品牌培育规划,发展品牌经济,打造品牌强市。以沙钢、国泰、福临门等为龙头,选择一批优秀企业,排出一批优势产品,强化营销策划,扩大形象宣传,开拓市场份额,形成强有力的品牌群和梯次结构,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努力走出一条“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发展路子。今后,全市每年要力争注册商标超过只,××年再有只产品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
资源利用要追求集约化、最大化。坚持在节约资源中科学发展,在保护环境中拓展空间,努力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要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节能降耗,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推进内部资源的循环利用,明年确保新增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家,循环经济典型企业不少于家。要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建设、改造各级园区,构建生态工业链,把扬子江冶金工业园和扬子江化工园建成国内一流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和生态工业园。要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生活消费方式。明年,市区要基本建成清洁能源使用区。
人才建设要强调专业化、本土化。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着力引进一批能跻身国际领先或国内一流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尖端技术的专门人才,一批自带资金来我市创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一批熟练掌握实用技术的技能人才和优秀高校毕业生,为本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坚持外地引进与本土培养并举,按照“”人才培训工程计划,继续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加快推进人才创业平台建设,在现有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留学生创业园的基础上,明年确保再建家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个大学生实习基地,加快创业中心三期工程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突出提高质量、提高产出,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转型升级。
对外开放是率先发展的主导动力,融入国际是增创优势的战略取向。要高度重视当前外向型经济尤其是外资增势减缓的严峻形势,继续坚持外向带动战略不动摇,更加突出质量意识、效益意识,不断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水平。明年,全市要确保新增注册外资亿美元,到帐外资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项目质量。引进项目要坚持“四高两低”,即投资强度高、技术含量高、市场覆盖率高、创利能力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低。明年,全市引进超千万美元要不少于个,特别是对个超亿美元、个超万美元、个超万美元项目,要全力以赴,紧盯不放,确保项目顺利落实。要把引进外资同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吸引外资参与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积极建办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基地项目,形成相应的产业链和产业群。保税区是全市对外开放的龙头,明年要力争完成注册外资亿美元,到帐外资亿美元,不断提高在全市开放型经济中的比重;各开发区也要充分发挥优势,勇挑重担,多作贡献。二是开工进度。全力推进在手项目实施,狠抓意向项目签约率、签约项目报批率、报批项目到帐开工率,全面提高项目成活率。要强化协作配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重点项目“戴帽”土地指标。要继续推进存量土地调整,积极探索政策创新,努力扩大可用建设用地存量,确保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产出。三是增资扩股。增资扩股是当前情况下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一条捷径。要建立和完善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的鼓励政策,充分挖掘现有多家外资企业的扩张潜力,排出重点增资对象,在沟通服务中推进外方增资决策,对有增资意向的外商投资企业要搞好跟踪服务,力争××年增资扩股的比重达到%以上。
要实施“三业并举”。在抓好工业招商引资的同时,要加大农业招商力度,确保全年新增注册外资万美元,到帐外资万美元,引进内资亿元。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力争新建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农业项目个。做大做强“长江特色”农业和高科技生态农业,积极探索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全面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依托张家港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加快实施“天行动计划”,主动配套接轨大小洋山港,大力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出口贸易等功能,着力引进一批世界著名物流公司,进一步增强集聚效应。明年,全市物流收入要增长以上,张家港口岸货物吞吐量要达到亿吨,并积极培育营业收入超百亿的物流企业。要借鉴现代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下大力气建设一批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易手段、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接轨国际市场的现代化生产要素市场,××年重点建设好纺织品原料交易市场、植物油交易市场、钢材市场、木材加工交易市场,确保全市市场交易额超亿元。要充分利用和上海世博会带来的机遇,重点围绕物流、商贸、旅游、会展、中介服务、文化传媒等组织专题招商,不断扩大服务业引资的规模和领域,促进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
要用好“两种资源”。鼓励企业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引导资源消耗大、产出效益低的企业实施外迁,把有限的资源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和深加工项目倾斜。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海外生产体系、销售网络和融资渠道,避开贸易壁垒,增强资源能源供给能力,拓展发展空间。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加工贸易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和国际产业链,用足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三、突出优化功能、优化生态,坚定不移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
按照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标准,加快实施总投入亿元的城市建设项目,实现城市功能从中心城区向镇村区域延伸,推进城市开发从完善硬件设施向提升生态内涵转变,充分发挥现代城市对生产和生活的服务、带动作用。
城市规划要深化细化。在“一城四片区”的城镇体系下,围绕“三年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的目标,抓紧编制杨舍中心城区各项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重要地段、地块的城市设计工作。进一步完善镇村布局规划,完成个新规划的农村集中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各片区中心镇在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各项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
城市开发要强化特色。坚持走组团式、集约式的城市发展道路,形成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个性特色。暨阳湖生态园区要加快南部生态湿地、北庄水道、运动健康中心等景观工程建设,其中镜湖公园月日前要基本建成。城西新区要加快购物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做好沙洲西路、国泰路、暨阳西路拓宽改造以及生态河道建设工程。梁丰生态园要确保月日正式对外开园。各片区中心镇也要依托规划定位、产业基础,有计划地加速推进新城建设,强化配套,提升功能,使片区与中心城区之间协调互补、各具风貌,真正把张家港建成富有江南水乡特色和现代生态内涵的绿色花园城市。
城市改造要追求品位。继续推进旧城改造,做好河西路、南苑西路、环城东路、公园路等市区道路沿线建筑物的立面整饰,完成万平方米左右的老住宅区“平改坡”工程。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拓宽改造环城南路、东环路,加快推进市汽车总站易地新建、公交场站和站点扩建、公交线路智能化改造。加快完善对外交通,推动沿江高速张家港东互通建设,尽快启动锡通高速张杨公路以南段工程。有序推进市域路网建设,完成张杨公路东延、妙丰公路、华昌路北延工程,抓好中华路改造、港城大道北延工程,加快二级路网建设进程,形成快捷安全的现代交通体系。
城市环境要生态洁美。深化环保专项整治,明年全市新增认证企业家,累计超过家;全市万元能耗、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要下降以上,其中二氧化硫排放要削减,指标要下降,力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比××年有所下降;深入实施“烟囱革命”,全年拆除烟囱只,对暂时保留的烟囱要加强治理,确保“只冒白烟,不冒黄烟黑烟”。继续加强城乡绿化建设,新建南苑东路南侧带状公园、白鹿广场等一批市区公共绿地,做好东苑路、永安路等条市区道路绿化工程,加快张杨公路东延段、妙丰公路、红旗路南段等“绿色通道”建设,加大工业园区和企业绿化力度,构建“总量适宜、分布合理、特色明显、景观优美、功能齐全、稳定安全”的绿色生态系统。要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城市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继续保持“城管创优”全省第一,争创“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
四、突出致富农民、发展农村,坚定不移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
要按照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快农民致富,加速农村发展,真正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
一要加快完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多得实惠,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问题。要把促进就业作为致富农民的主渠道,继续加强对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援助,促进充分就业、稳定就业,明年力争新增就业岗位个,确保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巩固和扩大扩面征缴成果,确保明年农民养老保险和城镇社会保险参保率以上,努力实现社会保险“应保尽保”。要继续深入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激发经济活力,促进全民创业。进一步抓好奖农补农政策的落实,减少农民支出,增加农民收入。要高度关注民生,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解决好困难家庭“看病难”和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二要继续深化与新农村建设相配套的“三大合作”改革。全面加快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确保××年再有的村完成社区股份制改革,力争用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农村建立起产权清晰、运作规范、利益协调的新型社区集体经济管理体制。稳步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按照分类实施的要求,加快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组建工作,明年全市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要不低于家。大力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支持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村干部及乡镇经济技术部门的科技人员发起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联合起来投资创办各类富民合作组织,××年全市组建的专业合作社要达到家。
三要着力优化与现代城市相协调的农村居住环境。在科学规划、积极稳妥的前提下,深入实施“三集中”战略,有序推进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现有的个示范区、个试点区,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其他的也要敢于创新,形成特色。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统筹机制,全面启动第二阶段农村实事工程,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完善城乡文化体育设施,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要加快推进标准型厂房建设,注重效益,规范操作,力争××年各薄弱村万平方米的标准型厂房全面完工。
五、突出提升文明、繁荣文化,坚定不移深化精神文明创建。
创建成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新的起点。我们要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巩固成果,开拓进取,整体推进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一要不断深化文明系列创建。继续提炼、优化张家港创建特色,完善同创共建机制,推进创建资源共享,形成促进创建的整体合力。要加快完善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深化诚信企业、诚信行业和文明单位创建,力争明年全市苏州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全部导入质量认证。着力培育现代市民,面向包括外来人员、未成年人在内的“新张家港人”群体,普及公民道德教育,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素质培训,进一步提高各类人员的道德水准。着力推进文明创建向农村社区延伸,加强城乡社区一体化建设,全面整合农村社区资源,确保××年全市文明社区达到以上,其中文明示范社区达。
二要全力打造城市文化特色。坚持港口工业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文明法治城市“三位一体”,努力建设“文化强市”。加快市文化中心、长春园书场、数字电视等文化标志性工程建设,加快市镇文化设施更新改造,扎实推进社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重视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精心培育文化产业,有重点地扶持文化企业集团发展,进一步夯实城市文化基础。精心培育和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使之成为城市文化的特色品牌,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一面旗帜。要有效放大“长江文化”品牌效应,结合纪念撤县建市周年,精心组织好长江流域文化艺术节和全民运动会。进一步活跃群众文化,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促进城市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三要切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努力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村小基本现代化建设,重视外来民工子女教育。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完善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巩固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扎实推进“一站式”行政服务和网上审批工作,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效率。
四要继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重要作用,深化政务、村务、厂务公开,规范、完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积极启动“法治江苏合格市”创建工作。继续加强“平安张家港”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大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健全信访网络,掌握动态热点,确保及时处理,确保社会安定、百姓安宁、投资安全。
六、突出开阔思路、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实现“十一五”规划良好开局,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在于各级干部。我们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切实担当起“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的重任。
一要在解放思想中增强率先发展的能力。没有思想解放的领先,就没有科学发展的率先。面对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区域竞争的新态势,我们要经常反思在发展问题上是否有所犹豫,在创新问题上是否有所畏难,在作风转变上是否有所反复,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要主动根据发展的要求解放思想,根据群众的意愿解放思想,针对发展的难题解放思想,通过比较借鉴解放思想,真正把解放思想体现到发展思路的创新上,体现到发展政策的完善上,体现到发展效果的落实上,使“三服务”、“三转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成为各镇、各部门的工作导向,努力营造更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
二要在学习创新中增强科学决策的能力。应当看到,面对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全市干部队伍的眼界、知识和能力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一些干部满足于现有知识,满足于已有经验,少学习,少研究,少创新,在知识和本领上出现了新的危机。因此,我们必须把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干部队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现代管理、现代科技、外经外贸、法律法规知识,努力做到学以立德、提高修养,学以益智、开阔眼界,学以致用、服务发展。俗话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实习、向先进学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集思广益,用群众的智慧丰富自己的头脑;要认真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正确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自觉运用开放、超前、动态、多向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增强驾驭市场经济和处理复杂局面的本领和水平。
三要在统揽全局中增强兼顾各方利益的能力。充分兼顾国家、企业、群众的利益,兼顾发展进程中能力强的群体与能力弱的群体的利益,兼顾改革中得益较多的群体与得益较少的群体的利益,兼顾社会中已富群体与不富群体的利益,兼顾不同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使全市人民更好地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合力求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努力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入群众倾听意见,真正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掌握基层的真实想法,使我们的决策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使我们的工作自觉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全力支持。
四要在求真务实中增强狠抓落实的能力。抓落实的能力是基本的执政能力,抓项目的本事是最基本的发展本事。在发展目标明确、发展举措制定之后,全市各级要把抓落实作为推动工作的中心环节。抓落实关键是要做到“准、快、紧、细”。准,就是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排个队,哪些是对全局工作有重大影响的,哪些是能够出特色的,哪些是可能存在问题的,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快,就是要雷厉风行、快速高效。要树立时效观念,保持高效率、快节奏,全力以赴,只争朝夕。紧,就是要抓住不放。特别是对重要工作和重大项目,要死死盯住,牢牢抓实,做到有布置、有调度、有检查,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要锲而不舍,一抓到底,务求实效。细,就是要抓具体,细节决定成败。要弘扬务实的精神和扎实的作风,既要善于抓宏观,更要善于从实事抓起,从具体事情抓起,把“两个率先”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同志们,发展的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未来五年的发展,使命神圣,目标宏伟,责任重大,前景美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压力下经受考验,在竞争中增强信心,团结一心,奋发图强,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创港城新辉煌而努力奋斗!2222
上一篇:在全市非公企业和社区党建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篇:宣传部长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协作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