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城镇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三大战略之一,与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扭在一起抓,使全省小城镇迅速崛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城镇已成为新的区域中心,全省城镇化水平极大提高。到2000年底,全省已有建制镇846个,比1978年的105个增加近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3%,比1978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小城镇已经成为全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的中心、务工经商农民集聚的中心,成为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解决人口聚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1、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费孝通教授早在改革初期就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能成为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今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息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型的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
2、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也深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着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更好地积累资金,而且可以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型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对于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对经济体制转变也有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传统计划体制的末梢和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一开始就面向市场,既很少享受计划体制下的优惠,也较少旧体制的负担,因此,可从这个环节着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按新体制运行的小城镇。如果新型小城镇都能建成政府精干高效、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小城镇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小城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小城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紧张的国情。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5、可以完善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建立一个健康、持续和均衡的城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小城镇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城市体系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倾斜”政策,即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发展大城市,结果在短期内造成大城市工业表面繁荣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要拖大城市发展的后腿。小城镇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小城镇作为其中的商品供应地利商品交换的市场;城乡交通和运输一体化,小城镇作为既连接大城市又连接着周围集镇和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中转;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协作、配套的工业格局;城乡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形成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可将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传播,较快地改变周围农村愚昧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
6、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众多农村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一个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人口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的过程。当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将众多长期从事分散劳动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农民逐步变为掌握一定工业生产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自觉遵守纪律、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将会实现新的跨跃,而实现这一跨跃的载体是小城镇及其企业。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许多观念和习俗以及价值取向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分析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促动。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湖北,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1990年湖北乡村劳动力1791.30,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3、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拉动。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湖北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省乡镇企业中,年经营额过亿元规模的专业市场420多个,如:刘河鞋业、府场化工填料、仙桃钱沟市场、和平大世界、竹叶山汽车市场、宜昌石料市场等。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三、湖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省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县市仍在重复,导致全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湖北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间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湖北省的西北、西南部小城镇分布过散。
4、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矛盾所造成的。
政府宏观控和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农村小城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农村城镇化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虽然不少地区城镇密集,呈带状发展,镇与镇间仅有几公里,有的甚至已连成一片,但是由于分属不同城镇,致使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不合理现象,不仅在县(市)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域间也有这种情况。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全省建制镇数量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比较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四、加快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改变目前多部门管理状况。同时,结合加快推进湖北城市化进程,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3、体制改革。其一,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按照政企分工、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健全和完善与小城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市县域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其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其三,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改造,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探索以社区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组织,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工权分离大终改变外出人口对社区的人身依附关系。
4、制度创新。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其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建立起新的户籍登记办法,用身份证制度代替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长期限制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约束。其二,就业制度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应积极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现代劳动力市场,并且以此促进城镇各种就业机会的充分利用和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劳动者收入的增长,进而增强劳动者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素质的积极性。其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立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办法。对已办理城镇居民户口的农民应退出原有承包地和自留地,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安排转包,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异地新建村民住宅或已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应退出原宅基地,由镇、村统一规划使用。其四,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社会保障机制,使进镇农民安居乐业。小城镇应建立健全三大保障体系;一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起以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社会医疗保险体系。逐步形成以个人出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量投入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三是社会救济福利体系。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5、标准合理。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调整和提高建制镇设置标准。目前由民政部制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明显偏低,使建制镇数量增加过快,导致城镇化数量有余而质量不足。建议国家提高建制镇标准。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