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献建设

泡谜语网 首页 谜语目录 脑筋急转弯 对联 名人名言 谚语 励志 句子 风水运势 文秘写作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工作报告 合同范本 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 演讲稿 演讲致辞 礼仪范文 哲学范文 条据书信 简历范文 其它范文 论文 著名诗人 诗人故事 词牌名
谜语网> 计算机论文> 区域性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献建设
区域性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献建设 时间:2015-10-03 10:38 浏览:

区域性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献建设 区域性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献建设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区域性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献建设


[摘要] 地方文献作为一种特定地区的人类文化遗产,在大学馆藏中构成一个特殊的分支,它的含义及特征,分类与收集,整理与利用等管理及建设要素,都与其它文献有着明显不同。区域性高校要想充分发挥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作用,图书馆应遵循地方文献建设的特殊规律,认真搞好其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
[文献标识码]A
早在1956年,周恩来同志在视察云南省图书馆时就曾指出:"图书馆应将本地区的地方志尽可能搜集完全,对其他有关地区历史、地理的文献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积极地利用地方文献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近50年来,我国地方文献建设工作在全国各省和小部分发达市地公共图书馆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在大部分地市,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中则不尽人意。如果说在省会以上城市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不足还能够通过公共图书馆得到弥补。那么,对缺少公共图书馆的有力支持的区域性高校图书馆来说则是一个不可弥补的缺陷。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日益从社会的边缘走近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高校资源的社会化特征也更加显著,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已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其中,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源,在高校资源的社会化过程中首先成为社会共享资源。因此,区域性高校要想充分发挥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作用,图书馆就要在文献资料建设中高度重视地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

一、地方文献的含义及特征

地方文献是某一特定地区的人类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社会发展的信息载体,更能直接、真实地反映这一地区的社会发展过程。从文献学角度看,地方文献具有区域性、连续性和广泛性特征。因此,它不仅对我们研究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它同时对一个地区的现代文化建设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和指导意义。

地方文献不仅存在形式多样,其特点也是十分突出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性。区域性特征是从此类文献所反映内容的空间范围界定的。我们之所以称之为地方文献,就是因为它所承载的社会发展信息是局域性的,反映的是一个特定地区的历史与现实。如历史流传下来的方志类著作,地方的公私档案,各类文物古迹资料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征。

2、多样性。地方文献的多样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存在形式,即种类的多样性,它包括了文字的和非文字的各种类型。二是内容的多样性,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关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体,到一地地理人文、民风民俗,甚至种族延续、名人轶事等无不涵盖。

3、连续性。从地方文献所反映的社会发展内容看,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特征。虽然地方文献的留存形式一般都是十分零散的,但当我们把他们搜集起来并经过整理后,就可以看出它大多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出一个社会发展的连续的、完整过程。

4、分散性。分散性是指地方文献的保存不集中。主要表现为:地域分散,馆藏分散,保存文献的人员分散。由于文献形成的时间不同,流转的次数不同,虽然地方文献内容是反映某一特定区域的,但其保存则比较零散。

5、稀缺性。无论是古代文献和近现代文献,很多地方文献资料都不是可以随便得到的。有的甚至是唯一的,有些是一次性出版,有些是偶然性出版,不少地方文献发行后就变成孤版、绝版。即使在印刷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我们在地方文献的收集中依然发现,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印刷量也是极少的。如部分县区花费十几年时间,数十人整理的近现代史类,仅内部印发几百册。古代文献更不待言。

二、地方文献的分类与收集

(一)地方文献的分类

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首先必须了解地方文献的存在形式,即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的。由于地方文献形成的历史一般都十分久远,地方文献的载体也是多样化的。从文献学的角度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类:
1、文字资料。是指以文字为载体保存人类社会发展信息的形式,它是地方文献存在的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按照其形成的时代,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几个不同的时期。它主要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留下的文字著作,以及外地人留下的记录这一地区社会发展状况、文化、地理和风土人情的文字资料,其范围十分广泛。以沂蒙地区为例,《诸葛亮文集》(为后人编辑)、刘勰的《文心雕龙》、徐陵的《玉台新咏》等历代名人的著作、留存在世的各县方志,以及曾经生活战斗在沂蒙地区的老战士、老党员的回忆录、甚至考古发现的竹简、石刻文字拓片等均属于此类文献。这种文献的特点是内容丰富、系统,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社会面貌。

2、图片资料。是指以图像的形式反映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资料。图片资料的形成有三种基本方式:手工绘制、机器拍照和拓印。早期历史上留下的图片资料是罕见的,但近代以来图片资料则日益丰富,成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地方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文献。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近代以前留下的图片不多见,但不是说没有反映早期历史的图片。如我们在收集地方文献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反映地方考古遗址、出土文物、碑碣、摩崖造像的照片、临摹图案、拓片等就属于此类文献。收藏这类图片文献可以大大丰富图书馆地方文献的馆藏,弥补文字文献的不足。图片文献,尤其是近代照相技术发明以后留下的照片,其特点是十分突出的,它能较为客观的地反映出被记录时代的社会现象,给人以真实直观的效果。

3、声像资料。是现代录音、摄像技术发明以后,以声像技术记录社会现象的文献载体。随着声像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声像资料将成为地方文献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对此类资料的收集,人们往往只重视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容,忽视一些生活化、社会化的民间活动,即反映民风、民俗的社会内容。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民风民俗的文化传统,在没有发明声像技术以前,人们主要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不同地区的民间风俗,这样才使我们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我们民族的许多历史传统。但是,由于文字记录的局限,我们又失去许多丰富的民间传统。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完整保存各种民间活动的技术,更应该完整地保存这些记录,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丰富的资料。如现在流行的婚俗、葬俗、节日庆典、包括个人家庭活动的录音、录像等,都应该成为地方文献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其他形式的资料。是指不属于以上各种类型资料,但承载着一个地区社会发展信息的文献载体。如以文字、声象方式记录的口述资料等等。

(二)地方文献的收集

地方文献建设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但是,发挥地方文献作用的前提是做好收集工作。地方文献建设对大多数区域性高校图书馆来说是一个新的任务,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这里,主要结合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的探索,谈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确定地方文献收集的原则。由于地方文献的内容和种类均十分杂乱,保存十分分散,因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收集原则。①项目原则。就是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工程项目来做。既然是一项工程,就必须有专门的人员、专门的机构、专门的经费、专门的制度。以此确保收集工作的系统性、完整性;②全面原则。就是在收集地方文献时,从内容上要全,从种类上也要全。切忌顾此失彼,挑肥拣瘦。在收集中一定要面面俱到,无所不包,做到宁乱勿缺,为整理分类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明确地方文献收集的范围。在区域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中,所涉及的文献范围应是十分广泛的。从时间上看:包括古代文献、近代文献、现代文献和当代文献;从类别上看:包括文字文献、图片文献、声像文献和其他载体的文献;从内容上看: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文、地理、民俗等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为了防止在收集中有遗漏,收集前还应大体摸清地方文献资料存留的基本情况。做好这项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查找相关的文献索引,了解进入索引的文献情况;②通过地方名人了解其著作情况;③咨询熟悉地方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的专家学者,如长期从事文史工作的专业人员等。在此基础上编制文献收集目录,以便按图索骥。同时还要在收集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线索,对原来的摸底工作进行补充。

第三,制定好收集文献的措施。根据不同的文献类型制定不同的收集措施是地方文献收集的关键,根据我们对地方文献建设工作的认识,大致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接受捐赠:就是请收藏者将自己收藏的文献资料捐赠给图书馆;②专门收集:就是组织学校和地方相关人员成立专门机构,进行系统全面的收集,并邀请专家学者指导、参与收集工作;③购买、置换:就是向社会购买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或用馆藏资料副本予以置换(特别是馆际交流);④定向征集:就是向有关部门发出征集通知,将其每年出版或自行印制的各类文献送存;⑤组织访谈:就是征集口述文献。口述文献历来受到中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如19世纪70年代,美国各州公共图书馆制定了很多口述历史访谈计划,请地方老人口述其经历与见闻,留下了大量的录音资料;⑥考古征集:就是争取地方文化部门和考古单位的支持,参与历史文物的清理和考古工作,并积极收集、复制各种地方历史文献。

三、地方文献的整理及利用

1、地方文献的整理

地方文献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其对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作用。由于该类文献大都不具备系统性、全面性,而且文献的传载形式、保存状态、新旧真伪等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这就需要整理。可以说,地方文献能否真正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搜集是前提,整理是关键。

文献整理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登记、分类。搜集到的文献,入馆后即应逐一登记,并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予以科学分类;②修复、养护。地方历史文献由于存留年代久远,常见破损、残缺、污渍,对此,应在不改变其历史原貌的前提下,用规范的科学手段予以修复、养护;③考辨真伪。由于存世较长的地方文献大多散落于民间,其传继过程缺乏记录,难免出现真伪不辨的情况。对此,应特邀古文献专家进行考辨,确定其真伪,以免错讹流传;④编目上架。收集到的地方文献在经过上述几项工作后,若无特殊情况,即可编目上架,进入流通。文献整理的过程中,要尽量克服传统的整理方式,尽可能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整理、储存文献,以更加科学、快捷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服务。

2、地方文献的利用

对区域性高校图书馆来说,地方文献作为一种稀有的宝贵文献资源,其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特别是从区域文化建设的地区性、专属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看,能否在做好地方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保护、收藏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做好利用工作,是直接决定着地方文献建设工作成败与否的关键性环节,也是这项工作能否健康开展,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地方文献的利用,要注意从高校自身需求和地方社会需求两个方面出发,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就是密切联系本校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地方文化研究,提供文献资源服务,并把重点放在地方课程建设、乡情、区情教育、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上;②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就是利用高校文献管理的人才、条件、资源优势,为推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外借服务,并可参与有关的研究活动;③为校内外、国内外文化交流服务。就是把地方文献作为专有资源,获取与校际乃至于国际间文化交流的资本,使之成为既不改变其地方文化属性,又成为民族、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赋予其新的存在价值;④为文献原主和生成单位服务。就是与地方文献的捐赠单位、个人,文献搜集、制作单位、个人保持永久的交流关系,并为其提供优质服务,以利于更好地开展后续文献和更大范围的文献搜集、整理工作。

地方文献的利用和服务形式可根据各校、各地实际灵活确定,但其主要的形式不外馆内流通、馆际交流、专项服务(专题会议、专题活动、专题研究等)、社会借阅等几种。由于地方文献是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的一个特殊分支,又有着较强的社会性,为更好地开展文献的利用工作,可成立专门机构予以管理,以确保其服务的规范、快捷、优质。

参考文献:[2]黄俊贵.地方文献工作刍论[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1).
[3]邹华亭.关于地方文献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1).
[4]骆伟,朱晓华。试论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的关系[J].图书馆论坛,2000,(10).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2222
上一篇:高新技术员心理养护问题刍议
下一篇:浅谈网上地方文献信息的开发
相关文章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地方交 党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浅谈省属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 强化特色意识重视地方文献工作 略论区域性历史文献的开发与利 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献的收 高校图书馆应收集地方文献 地方性高校图书馆收集、整理和
泡谜语网http://www.tk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