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玉女钱塘元夕阅读答案,这是南宋末著名诗人、词人、宫廷琴师汪元量所创作的一首词,从元宵节的今昔对比,从中寄托了对国家兴亡的伤感之情。
原文: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汪元量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字词解释:
(1)豪华:指元宵节的繁华已逝喻指宋朝昔日的整个太平景象已荡然无存
(2) 东皇:指春神。
(3)弦索:指乐器上的弦,泛指弦乐器,这里即指琵琶。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翻译:暂无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阅读答案:
试题:
(1)上阕的景物描写,传达出“钱塘元夕”一种怎样的氛围?请结合诗句简析。(5分)
(2)下阕的“羞”“恨”二字用得很好,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6分)
答案:
(1)“月台”二句,写出了台馆依旧,但已弥漫敌骑的漫漫的尘埃;“豪华”二句,写出了昔日繁华尽逝,只有青山依旧;“钱塘”二句,写出了只有钱塘江 潮涨潮落依然不变。(3分)诗人以景物的变与不变两相映照,写出了元军兵临城下时,钱塘城的元宵节繁华荡尽,一派凄凉哀伤的氛围。(2分)
(2)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写“灯光”在照到舞殿歌箔时感到“羞”,借写客观之物“灯光”的感受写出了亡国人的心境。“恨”字也是运用拟人手法,写“玉梅”“恨”,实际上也是写临安城里的南宋之人“恨”。诗人借物抒怀,含蓄哀婉。(一点3分)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创作背景:
1235年,蒙古南侵。1275年,元军三路逼近临安。次年二月,宋朝投降。帝后被北迁元都。汪元量时值为宫廷乐师,也同时随行。这首词作为元兵临于城下之时,在其词中也可以看出有一种大厦将倾前夕的危机感。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赏析: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眼前依然一派繁华景象,但跟谁一起分享呢?元兵指日南下,大兵压境,人心惶惶,苦中作乐,苦何以堪?“月台”二句,描述在月光下,花丛中,台馆依旧林立,但已弥漫敌骑的漫漫的尘埃。“豪华”二句,谓昔日繁华尽逝,只有青山如旧。“钱塘”两句,谓钱塘江潮涨潮落仍象从前,似怨江潮无情,不解人间兴衰,
“万点灯光”,几句,笔锋一转,由室外之景转写室内。分别从灯光、玉梅、昭君三层落笔。元宵节又称灯节,往日火树银花,灯光锦簇。“羞”字用得好,谓“灯光”也以神州陆沉而权贵们仍沉溺歌舞为羞。“灯光”反衬亡国人的视角和心境。感觉“羞”的不是物,而是人,即作为观照者的词人自己。珠光宝气与万点灯火交相辉映,愈丽愈“羞”,良辰美景,风光不在。
“玉梅”两句,梅花凋残,春光不久。暗寓宋朝后妃当此国运将终之时,命运坎坷,怨恨至极。“昭君”两句,应当系喻指宫嫔。从后妃(玉梅)到宫嫔(昭君),都有末日将至之感。
“离愁卿寄,画楼哀角”则总括后妃、宫嫔,也包括作者自己。腹有满腔离宫之愁,只能寄托在戍楼传来的号角声中以“画”修饰戍楼,用华辞反衬;以“哀”形容角声,相反相成。幽咽角声,恰如为宋王朝奏起了挽歌。元宵佳节而以“哀角”作结,是伤心人的心声。
在南宋词人的词中,临安元宵节是常写的题材之一。但因词人的出发点不同,所表达的意象也不尽一样。或粉饰太平。或无病呻吟。但汪元量此词从元宵节的今昔对比,从中寄托了对国家兴亡的伤感之情。
个人资料: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四川简州(今四川简阳)人,后卜居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时举家迁居芜湖。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
有《于湖居士文集》40卷、《于湖词》1卷传世。《全宋词》辑录其223首词。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相关推荐: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阅读答案 翻译 赏析
浣溪沙张孝祥阅读答案 翻译 赏析
上一篇:
浣溪沙张孝祥阅读答案 翻译 赏析
下一篇:
关于勇气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