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i+1理论;因材施教
【摘要】分级教学即分层次教学。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大势。其理论基础是因材施教和“i+1”理论。科学合理地分级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保证,在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配置、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语言输入理论及因材施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三个方面对分级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就分级教学的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议。
分级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要求上,提出了“三层次,三要求”,即大学英语的英语教学要求为三个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新要求的颁布使得分级教学的实施有了依据和学校的支持。《要求》的出台承载着革新外语教学的任务,寄托着社会对外语教学和改革的希望——分级教学能从根本上解决在一个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学班级中“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突出问题。
一、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原则
1、分级教学与i+1理论和情感过滤因素 2、“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史上历来提倡的原则。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实践这一原则的伟大教育家。正因为孔子能“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使弟子扬长避短,学有所得,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所以培养出了各具千秋的七十二贤人。
宋代朱熹对孔孟的因材施教思想赞不绝口,他总结孔子的教育经验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蔡元培提出了“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主张,主张教学不拘形式,尊重学生兴趣,采取学生自动、自主、自学和自助的教学方法,反对“守成法、求划一”。陶行知先生针对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状况,提出了“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的方法,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班级授课制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最大弊端是“教学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和现行的考试制度,使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是用一成不变的授教方式“孜孜不倦”地把几十年不变的知识内容传授给一批又一批变化了的同时又是个性差异很大的学生,教师面对的个别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的拉平教育和补短教育,难以开展扬长教育、创新教育,难以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剥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是针对学习者不同的语言能力、认知风格、动机、态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施行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承认差异、张扬个性,做到既不压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
二、分级教学模式所涵盖的基本内容
1、分级考试三原则(Placement Test) 新生入学后,遵循“学生自愿、学校遴选”的原则,学校根据高考英语成绩和学校组织的分级摸底考试成绩,确定分级教学班学生名单,成绩优秀者进入A级(快班)、成绩中等的学生进入B级(普通班)和成绩较差的学生进入C级(提高班)三个层次进行组合,分级编班。在学习过程中,英语成绩优秀者可申请跳级修读。分级时还应该把握比例均衡,一般来说,英语A级班(快班)和C级班(提高班)学生应各占全年级学生总数的15%左右,B级班(普通班)占70%。由此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教学格局。这种格局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并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可对ABC班的学生实行“滚动制”的动态管理,每个学期末根据学生的平时学习状况、期末考试成绩及个人意愿进行级别动态调整。这种级别调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2、分级教学目标 3、分级课程设置 分级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分级教学原则、教材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首先是要改变教学观念,真正把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目标,科学地组织教学,不断地转换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采取精讲多练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解决在一个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学班级中“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2]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Pergamon,1982:52-63.
[3]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don:Longman.1985.
[4]吴素红,刘俏,郭卫玲. 简析大学英语分级教学[J]. 科技咨询导报,2007(9):249. [6]罗之慧.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探析[J]. 咸宁学院学报,2007(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