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欣赏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泡谜语网 首页 谜语目录 脑筋急转弯 对联 名人名言 谚语 励志 句子 风水运势 文秘写作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工作报告 合同范本 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 演讲稿 演讲致辞 礼仪范文 哲学范文 条据书信 简历范文 其它范文 论文 著名诗人 诗人故事 词牌名
谜语网> 社会论文> 文学名著欣赏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文学名著欣赏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时间:2015-10-02 13:39 浏览:

文学名著欣赏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文学名著中的精彩故事、名言警句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作者结合各类作品分析了欣赏文学名著能够让当代大学生明确人生的意义与态度,懂得自立与自强,担负起对自己的责任,认清成长与成才的规律和方略。

关键词:名著 精神 大学生 培养

什么是人文精神?我国近期学术界的一种解释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1]这种解释将人文精神归结为对人自身的关注与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文精神的精髓。要而言之,人文精神就是切实可行的人生哲学。文学属于人文学科,与哲学与史学等一样是人文精神与人生哲学的重要载体,它们存在的意义与使命就是关注人类个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命运,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所不同的是,文学是运用感性或审美形式来诠释人文精神或人生哲学的。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阅读与欣赏文学名著的最突出意义莫过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亦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成才观,以实现人生的价值,放射生命的光华。文学名著中的精彩故事、名言与警句等等,以一种审美的艺术形态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人文精神或人生哲学的高级食粮。

一.明确人生的意义与态度

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人为什么要奋斗?这是老生常谈的人生问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缺乏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熏陶,当代大学生未必弄清了这些人生的基本课题,由此陷入思想的迷茫与混沌,学习与生活上缺乏足够的动力。阅读与欣赏文学名著,可以给大学生带来人生意义与人生目标的启示。

“可是一个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你尽可把他毁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看过美国作家海明威小说经典《老人与海》的大学生都知道,这是小说中的硬汉、打渔人桑地亚哥的人生宣言。桑地亚哥在大海中与鲨鱼等搏斗,靠的就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如果说,大海或鲨鱼象征着人类不可抗拒的命运的话,那么,以积极的态度选择对命运的顽强抗争就是应该采取的态度,因为正是这种态度能够体现作为主体的人的尊严。从哲学意义上说,人的生命总挣脱不了命运的摆布或外力的左右,人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乃至无法避免的悲剧性,但面对人生困境,人不能随便就选择回避或放弃,而应该采取积极态度迎击命运的挑战。这是《老人与海》给读者的一种启示。类似的启示,大学生们还可以从加缪的《西绪弗斯神话》、史铁生的《命若琴弦》等作品中获得理解。

二.懂得自立与自强,担负起对自己的责任

“创造”规划了人生的主题红线,但人要活下去却并不非一件容易的事。对经济尚未独立、尚需要父母资助维持生存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生存意识及就业意识也常常是模糊与不自觉的。即使他们感到了生存的压力,但他们似乎一时也无法找到如何生存的门径。文学欣赏或阅读往往也可以在这方面导引大学生的人生之路。

挪威作家易卜生曾创作了一部有名的戏剧《玩偶之家》,作品主人公娜拉以绝然的态度离开了只有金钱与夫权压迫而没有幸福的家庭,她追求个性解放或女性人格独立的举动受到作者的高度称赞。为了回答戏剧中“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同时考虑到“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复杂艰巨性,鲁迅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创作了著名小说《伤逝》。在小说的描述中,女青年子君追求个性解放,冲破封建家庭,自主地与知识青年涓生恋爱、同居。然而,涓生的失业带来了家庭经济上难以为继的困顿——乃至只剩下“盐、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几十枚铜元”,二人的爱情也失去了生机,加之子君随后甘于做家庭主妇,涓生于是表示不再爱子君,子君被父亲领回了家,随后悲伤死去。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演讲稿中说:“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3]就结局而言,子君没有堕落,但却真是“回来”了——回到了原来的旧家庭。涓生对此的反省是:“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鲁迅对二人的爱情故事更是作了这样的归结:“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小说故事说明,活着首先必须有经济基础,经济必须要独立。只有这样,爱,或者说两性情感与个性精神的解放,才有可能。经济条件或金钱对于生存的重要性,对子君与涓生如此,对于娜拉也是如此。这正鲁迅所言:“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4]鲁迅的这种生存体验或人生思考无疑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因为所有的人生下来都面临着生存的考验。这也是大学生们阅读鲁迅此作之后应该获得的思想收获。

懂得经济独立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对大学生具有十分迫切、现实的意义。如何实现自立、自强或自救,也自然是大学生必须解决的一个思想问题。卢梭在其小说名著《爱弥儿》中说:“我们首先是要对自己尽我们的责任……我们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和我们的幸福。”[5]易卜生在给他的友人白兰戴的信中则说:“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武器。”在此,他较早表述了充满西方文化色彩的个人自立思想。现代启蒙思想家胡适盛赞易卜生这一思想,认为“这便是最健全的个人主义”,他重申易卜生的话:“救出自己的唯一法子便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6]胡适坚持个人特别是青年自立、自救与贡献社会之间的条件关系,并将这一思想概括为健全的个人主义,作为“五四”时期思想解放的一面旗帜,这也是他启蒙思想的深刻之处与意义所在。弗罗姆在《为自己的人》中更是大声疾呼:“我们的道德问题是人对自己的不关心。”[7]受卢梭自爱思想的影响,弗罗姆也提倡人的自爱、自强,认为自爱和自私是不同的。他认为,在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自爱等同于自私,也因此错误地把自爱当作自私来反对,实际上,生活中的自私者并不十分爱己,相反却憎恨自己,因为这种人没有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这种人的人生缺乏“生产性”。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当代大学生有责任爱民族,爱国家,爱他人,有义务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效力。但作为个体的人,作为有着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他们同样有责任和义务发展自己,强大自己,依靠诚实劳动与努力拚搏,做到自强、自立,特别是解决好自已的生存问题——以免毕业后成为父母、家庭与社会的包袱,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如此才能真正为国家、民族、他人、社会作贡献。如果从认识上明白了这些,当代大学生学习就不愁找不到动力与方向了,他们的就业意识也将大大增强。

三.认清成长与成才的规律和方略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同样少不了具体而重要的策略与方略,需要懂得成才规律,对此他们也可以从文学名著中得到解惑与提高。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的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是柳青《创业史》第十五章开头的一段话,如果抛开小说文本的具体语境,这段话真是一段经典的人生格言。怪不得二十年后另一位陕西作家路遥在创作其小说佳作《人生》时,将其作为作品篇首题词,而许多当代大学生也深为话中的人生哲理所服膺。这段话,让许多大学生明白了青年时代选择人生道路的极端重要性。为此,他们会慎重地考虑未来事业发展的方向与人生道路,全盘考虑人生的规划,发现专业不当时会重新确立或调整专业学习方向。

“古今之成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原词为‘蓦然回首’,引者注),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这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人生三大境界的形象论述或点化,词中的三境分别是宋代大词人晏殊《蝶恋花》、柳永《凤栖梧》、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通过王国维联结的这些古代绝妙好词,大学生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优美的意境,而且可以感悟立志、奋斗、收获等成才与成功的规律,在人生道路上循序渐进、坚忍不拔地去追求、奋斗。

“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这一点。”在《约翰·克里斯多夫》第一部卷三的描述中,当克里斯朵夫与阿达的恋爱失败后,舅舅这样教导他。克里斯朵夫舅舅教导他的话表明,英雄与常人的区别表面上很大,其实是很小的。英雄也是平常人,但他们优于平常人的地方常常是能够克服平常人思想、性格与行为的种种缺陷,比如做事持之以恒。平常人之所以不如英雄,不在于常人与英雄在智力或体质等方面有太大的差距,而主要在于平常人缺乏英雄所具备的毅力、耐力等优秀品质——用现在的话来说即情商。在1937年译者献辞中,著名翻译家傅雷对《约翰·克里斯多夫》中的英雄主题或整个小说主题作出了如下精辟的解读:“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英雄不是没有缺点,英雄也不是完人,英雄也有卑下的品质与沉沦倒下的时候,但英雄不会永远的沉沦与倒下,英雄追求的是不断的自拔与更新。英雄因此超越了平凡与平庸,也与常人有了区别。对包括当代大学生在内的平常人来讲,不断地战胜自己或克服自身的弱点,勇于在失败中奋起,哪怕屡遭打击与挫折也永不放弃,其无疑就是在向英雄靠近,人生的进步在于不断地超越自己。

从文学阅读与欣赏中,当代大学生们能够获得人文精神多方面的受益。虽然文学并非当代大学生们获取人文精神的唯一渠道,但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渠道。对充满求知欲的当代大学生们来说,他们有必要尽可能地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与经典,在感受审美愉悦的同时接受人文精神的陶冶。毕竟,文学名著与经典是作家宝贵人生经验的凝结,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文精神催开的灿烂而芬芳的花朵。它们是诗之思,是人类精神的栖居之所。

注释:

[1]张汝伦等:《人文精神寻踪》,《读书》1994年第4期。

[3]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上卷》,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

[4]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上卷》,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

[5]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6]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62页。

[CHAZIDIAN.COM]2222
上一篇:《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系列》(珍藏本)全国首发
下一篇:先有真文学,然后有不朽的文学

相关文章 儒家家庭伦理在华裔美国文学中 文学作品欣赏之传记文学 略谈高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 浅析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文学常识 如何复习文学常识 漫谈新文学旧书 评蔡元培先生《中国新文学大系
泡谜语网http://www.tk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