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居被认为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宗教则是文化的基本质量,民居也就被视为宗教的物质载体。嘉戎藏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同时还保留有各种原始宗教的信仰。这些信仰在嘉戎藏族牧民民居中有很好的体现。从帐篷、碉房到室内外的装饰到民居聚落都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牧民民居不仅是牧民的日常生活空间,还是牧民的宗教生活空间,是牧民宗教信仰的物质载体。
如果说“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那么作为符号载体的宗教就可以说是文化的基本质量。而住宅建筑——民居,则被人们认为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民族精神的物化体现,更因为其相对稳定性和对民族文化的保留,而被誉为社会历史的“活化石”。处于青藏高原东南角四川藏区内的嘉戎藏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出具有浓郁地区色彩和民族风格的民居。同其他地区的藏族一样,嘉戎藏族也全民信教,藏传佛教的影响渗透到藏族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宗教作为“文化的基本质量”,在藏族民居上有强烈的表现。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民居能比藏族民居更具有宗教色彩。通过对嘉戎藏族牧民的两个典型牧区乡——康定县塔公乡和金川县阿科里乡短短三周的田野调查,我们对此二乡的民居及其宗教特色作一个简要的描述。
一、帐篷
开有一条长约1.5米,宽约50厘米的天窗,供烧火时走烟和通光用,遇雨雪,可随时关上。但天窗平时是不关的,否则对天神不敬,会有祸事。帐篷的“门”,是将左右帐角对分撩起,以便出入,入夜则放下用带结上。天窗或门的上方,挂有印着六字真言的经幡(又称嘛呢旗,风马旗)。
帐篷的使用面积一般为20-30平方米,小的只有10多平方米。中间没有干隔,家人共居其中。但帐篷有左右之分,人站在帐篷内,面对帐篷门,右手边为女人住地,称为“阴帐”;左手边称为“阳帐”,为男人住地,藏民以左为尊,来客均在“阳帐”接待。帐篷中央设有以三块石头支起的笔架形的火塘,称为三锅庄。火塘后为木箱做的佛台,其上供佛像、活佛的照片和经书,视各自信奉教派不同而异。阿科里乡多信红教,供的是莲花生像和宁玛派活佛;塔公村信奉萨迦派,供的是萨迦派的大法王;当然,在藏区宗教领袖的格鲁派的大活佛班禅、达赖喇嘛都是要供的。佛台上还放有酥油灯和净水碗,酥油灯一般通宵闪亮。毛皮、衣物、粮食等杂物则在帐篷的四周边角放置。帐篷内左右两边及右上角用木板和片石在地上砌成“床”,铺上毛毡或牛羊皮。右上角的“床”一般为家中老人所住,若请喇嘛来念经,亦住此床。
帐篷通常建在近水源的向阳闭风坡地上,时常搬迁。当牛把某处夏场的草吃的差不多了,就要往下一处草场搬迁,称为“辗厂”。辗厂时要请喇嘛念经打卦以求菩萨保佑草好牛肥。
在牧区,牧民一般认为一个帐篷为一个家庭。新婚夫妇举行婚礼,意味双方的家庭要为他们建一个帐篷——称为“绷帐篷”。绷帐篷时,先请喇嘛选地、念经,在念经声中,新郎的亲友为新人撑起阳帐,新娘的亲友撑起阴帐,然后合二为一,一顶帐篷绷成了,昭示着一个独立家庭的诞生。帐篷绷成后,就随着这对夫妇逐水草而居,直至他们老去。
二、碉房
碉房又称锅庄,一般是藏族农区的居住建筑,牧民在冬季牧场修建定居点时直接借鉴了碉房的形式。其材料使用的结构形式多为石木结构,我们调查的塔公乡6个村、阿科里乡5个村的定居点共11个村的碉房,其中有8村采用石木结构,而阿科里乡的毛日村、撒尔足村和壳它村因森林资源丰富,采用木结构和泥木结构。不论哪种材料结构,其墙体都非常厚实,外形端庄稳固,防风御寒的效果非常好。两乡的房屋结构和室内装饰也都基本相同,由于塔公乡定居点修建较早,牧民家庭经济条件也明显好于阿科里乡,所以塔公乡的民居较阿科里的民居复杂。下面以塔公乡塔公村的碉房为例,简述其建筑形式与建筑结构及相关的室内布置与装饰。
碉房单门独户,外围四方或长方形,一般为两层结构,以孔(房间窗户)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畜圈和贮藏房,有柱无干隔,无窗,有独木楼梯通往二楼走廊。二层为居室,以木板装隔,分为寝室、经堂、厨房、活动室、贮藏室五部分,或厨房并入活动室。房顶皆为平顶,其上加一层斜屋顶,覆以小红瓦,这与《民族志》的记载不同,可能跟近年来的汉化程度有关,也与此地雨季多雨有关。
二层居室为人们生活、活动的主要地方,各房间以走廊相连。走廊近楼梯口处一般挂有一个中等转经筒,家人上下、进出时都要转上一圈。厨房一般正对楼梯口,开间很小,仅半孔,其内陈设简单,只设一灶、一水缸。灶前方的墙上有喇嘛用白灰所画的不规则图形,其意为保佑灶火燃得旺、全家有牛肉吃、有马茶喝。碗、盆和食物不放在厨房里,而是放在活动室的大壁柜里。
活动室紧挨着厨房,十分宽敞,多为4孔,大的有6孔乃至8孔的,其功用相当于客厅,是作饭、吃饭、喝茶林息以及待客的地方。进屋最显眼的是室内中央的一根红色大圆木柱,称为中柱,又叫三锅庄,藏语称“都柱”,是家神或祖先的化身。中柱上方悬挂着嵌有活佛照片的相框,相框下系红、白、黄色哈达。中柱下方近窗的地板上原来放置藏式火盆,现改为电炉,平时烧茶炒菜,冬季生热取暖。沿门对面的两面墙跟,围绕中柱呈L型摆放着两列高低相等的矮柜,前排为桌,后排为椅;前排柜中贮藏糌粑、奶制品等食物,后排贮放毛皮、卡垫。有的家庭较为贫困,则不设矮柜,大家围着火盆和中柱席地而坐。矮柜、壁柜、天花板都色彩鲜艳,以黄、白、蓝三色为主,图形多为松柏、龟鹤、灵芝、祥云、狮子、如意等,略带佛教色彩,寓意喜庆吉祥。
经堂一般不大,有二孔,面东,布置及装修非常讲究。同活动室一样,经堂中央也矗立着中央柱,上部系着白色的哈达。中柱红色,下绘蓝、白忍冬条纹。红、蓝、白、黄是经堂的基本色调,天花板、四壁、神皇甚至床都描绘彩画,所画多为佛经故事和宗教人物。经堂面窗的石墙的上安装有木制的佛皇,上部作成皇台,皇内供奉释迦牟尼及度母、金刚等菩萨的塑像,或是挂着活佛的相片。皇下放着自家制造的酥油花,色泽鲜艳、做工精美。皇台下部为壁柜,柜台上方从左到右摆放着达赖喇嘛、萨迦法王、班禅喇嘛的画相,以左为尊。柜台上还摆放着酥油灯、供水碗、手持转经筒等,酥油灯也是通宵点亮。壁柜内则贮放香供、法器、经卷等。有的人家在屋子一角还悬挂着法鼓。四壁墙上方挂满了唐卡,少则数张,多则数十张,下面则细细密密地贴满了各个活佛、法王、大喇嘛等高僧大德的相片,红教的、白教的、花教的都有,并不一定要求是萨迦派的。经堂内一般还设有一柜一床。塔公村几乎每家都有子出家为僧,他们白天在庙里念经,晚上回家在住在经堂。家里请来的喇嘛也在经堂里念经、歇息。
卧室的多少视家庭人口而定,一般只设床、柜,色调单一,设备简陋,与经堂、活动室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上述特点外,碉房的室外装饰也迥然有别于其他民族,这从其房顶上的“松科”和经幡,窗的修饰图案以及对门的装饰上可以看出来。
塔公村碉房的房顶上,砌有白色宝瓶状的“松科”,松科上插有蓝、白、红、黄、绿五色经幡。藏传佛教讲人是由“地、火、水、风、空”五大部分组成,在藏族人的宗教观念里,蓝色就代表蓝天,白色代表云彩,红色代表火焰,黄色代表土地,绿色代表水。印有六字真言的五色经幡在房顶迎风飘扬,传达出房主对菩萨的谦卑和对人生的祁愿。据称,屋顶的经幡是藏族民居有别于其他民居最明显的区别标志之一。插经幡的“松科”还有另一个功能——“煨桑”。人们在“松科”内部装上柏树枝叶、艾蒿和石楠等香草叶子,中间再放一些用糌粑和酥油做的“松则”,然后撒上点清水,点燃以祭神—藏民认为燃起的烟雾可以祭祀神山、圣湖和天神。
塔公村碉房的窗都开在房屋的第二层,窗洞外小内大,便于多纳天光,也便于防卫了望。窗口的左、右、下三侧,皆在片石墙上用白灰涂成牦牛角形的框边。我们从康定县折多山以西到丹巴、金川沿线,所见碉房的窗洞框边都被画成牦牛角形图纹,这被认为是嘉戎藏族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石雕文化区的一大特色。
塔公村碉房的大门一般比较矮小,不留神很容易碰到头。门为木质,门窗有单扇、双扇两种。几乎每家的门梁上都钉有红、蓝、白的小布条,不过并不对进门构成干扰。这些布条原是哈达,在建新房安门时,藏民都要请喇嘛来念经祈福,然后将哈达钉上门去,以保佑家庭平安。门梁上方多处突起一个小屋檐,上面放着刻有经文的嘛呢石等。在塔公寺对面的一户人家,我们看到了从上往下排列的功能各异的门顶框装饰:
2)布制经文蟠一条,横贴门框之上,保佑好运气,出入平安;
3)门梁上方钉着深灰条纹小布包3个,内装经文,保佑好运气;
4)门梁上钉着枯草两根,每年五月“煨桑”时更换,能祛鬼神。据说鬼的个子较大,门修的小,钉了枯草,就象使了障眼法,鬼就找不着门了。
5)门梁下方的哈达,保平安。
这五种门上装饰物基本上为塔公村民居常有,或有增减。有许多家还在大门上摆上白石。
屋内各个房间的门一般没有门扇,卧室和经堂多用藏式门帘隔开,门帘为白底印花布料,多印有释迦牟尼、各位菩萨或法轮的图案。
阿科里乡由于森林覆盖率较高、木材丰富,所以碉房多为木结构,由原木垒成,外墙漆为暗红色——与他们所信奉的红教的颜色一致。木碉房内部建筑结构与塔公乡的石雕房基本一致,多为二层建筑,底层为畜圈和贮草室,二层为居住区。斜屋顶,以片石覆盖。一楼无窗,窗在二楼。二楼一般都只有两个房间:靠近楼梯口处为含有厨房的活动室,里间为经堂兼寝室,活动室中有中柱。房间的布置比塔公乡的要简单得多,活动室里只有灶和一个碗橱,地上铺上牛、羊毛毡,大家吃饭、聊天都围着灶席地而坐。经堂里一般没有木砌的神皇,但窗户对面的墙上亦挂满了释迦牟尼、莲花生大师的画像,还有红教的活佛像、高僧照片,墙的中部钉有一圈木板,木板上放着酥油灯、贡水碗、转经筒等。室内一般只有一张床,或者就没床。整个房屋里最亮色的就是经堂。木碉房的屋顶上一般立一根长木杆,上挂白色经蟠,当地人称为“嘛呢旗”。窗户没有耗牛角图纹,门上钉有哈达,但无其他装饰。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