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纪天人 贯通古今

泡谜语网 首页 谜语目录 脑筋急转弯 对联 名人名言 谚语 励志 句子 风水运势 文秘写作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工作报告 合同范本 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 演讲稿 演讲致辞 礼仪范文 哲学范文 条据书信 简历范文 其它范文 论文 著名诗人 诗人故事 词牌名
谜语网> 言语论文> 纲纪天人 贯通古今
纲纪天人 贯通古今 时间:2015-10-03 15:01 浏览:

摘 要:柳诒徵立足时代全面考察中国传统史义,指出中国传统史学以道德仁义为原则褒善贬恶,这既是建立人间基本秩序、维护人道的必然要求,又是受命于天的善善恶恶之人性的自然生成,故传统史义上承天命、下涵人道,既获得了超越的天道支撑又具有现实的人道依据;其次,中国传统史学在褒贬具体人事的过程中强调正义与不义相反相成、常义与变义相辅而行,呈现出灵活通变的辩证思维,故柳氏以与时俱变、与事俱变的“中庸之道”作为中国传统史义的实现模式;最后,柳诒徵又引入权利与义务等现代观念分析君臣伦理,揭示出中国传统史义的普适意蕴,奠定了中国传统史义的现代发展路向。柳诒徵对中国传统史学大义的阐释既饱含浓烈的家国情怀又富有冷静的理性思考,既坚持传统的治学方法又采取现代的学术研究路径,其新旧夹杂的治学风格与著作方式虽有助于传统史学的现代化但也存在一些局限。

关键词:柳诒徵;《国史要义?史义篇》;中国传统史义;现代阐释

作者简介:王振红,男,史学博士,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从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

近现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的巨大变迁以及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纲纪天人,推明大道”的史义与传统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一样都面临着通变古今、会通中西的难题。在此背景下,柳诒徵《国史要义?史义篇》立足时代阐释传统、融会新知而不迷信西学,对中国传统“史义”进行了深入的现代阐释,为传统史学的现代化树立了典范。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对柳诒徵及其《国史要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史学思想、史德论、史例观、通史理论与实践以及治学交游等方面,这些研究虽然对柳诒徵的“史义说”时有旁涉牵连,但由于论题所限,多是语焉不详。1有鉴于此,我们拟对《史义篇》的具体内容与论证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深入讨论柳诒徵对中国传统史义的现代阐释,进而揭示其在中国传统史学现代化过程中的贡献与局限。

一、天人之道:中国传统史义的核心内容与理论根基

我们在上文已经指出,章学诚“纲纪天人,推明大道”准确地概括了《春秋》大义的内涵,因此,深入把握“纲纪天人,推明大道”的内涵是理解中国传统史义的根本。所以,《国史要义?史义篇》开首就围绕着天人之道论述了中国传统史学大义的核心内容与理论根基。首先,柳诒徵明确指出史义即孔孟之仁义,而仁义是人之为人、建立人道的根本;孔子窃取其“义”以修《春秋》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意在建立与维系人道。所以,柳诒徵征引《易经?系辞》“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之言论证史义,他说:“人道以仁义而立,故君子精于此,以判断天下事,即以此判断史事。”[3](P149)这就是说,仁义不仅是人之为人、建立人道的根本,也是人们判断史事的标准。而在中国古代人道主要是通过规范君臣、父子等各种伦理关系而建立与维护的。因此,柳诒徵一方面征引《易?家人》之言以正“家道”,所谓:“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3](P149)另一方面,引用齐景公问政于孔子的对话(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诸?”)以正“君臣父子之道”。这就是说,孔子修《春秋》以正名,就是通过褒善贬恶大义维护君臣、父子之道,维系人间的基本秩序(人道),它绝不仅仅是对周礼的尊崇。

综上而言,柳诒徵认为中国传统史学大义即以道德仁义为原则褒善贬恶,进而维系人间的基本秩序(人道);史义的本质即道德仁义,它们都以人类永恒普遍的善善恶恶的人性为根柢;此人性既内在于人,又受命于天。由此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以道德仁义为原则褒善贬恶的史义既是建立人间基本秩序、维护人道的必然要求,又是受命于天的人类善善恶恶之性的自然生成。要之,以道德仁义为原则褒善贬恶的史学大义上承天命、下涵人道,有着天道与人道的双重理论依据。

二、中庸之道:中国传统史义的辩证思维与实现模式

对此,《Y梁传》是这么阐释的:“桓,诸侯也,不能朝天子,是不臣也。王世子,子也,块然受诸侯之尊己而立乎其位,是不子也。桓不臣,王世子不子,则其所善焉何也?是则变之正也。天子微,诸侯不享觐。桓控大国,扶小国,统诸侯,不能以朝天子,亦不敢致天王。尊王世子于首戴,乃所以尊天王之命也。”[7](P2393)这就是说,在王室式微、诸侯称霸的春秋时期齐桓公公然不朝拜周天子而率领诸侯会晤王世子,王世子作为周天子的儿子居然私自接受诸侯的朝会,这显然违背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义;但是,在“天子微,诸侯不享觐”的春秋时期齐桓公能统领诸侯尊奉代表周天子的王世子,这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君臣、父子之道。故谓之“变之正”或“变义”。

不仅如此,柳诒徵又以董仲舒之言阐释了“正义”与“不义”相反相成的道理。例如,对于“春秋无义战”之说,董仲舒认为这只是对春秋时期战争性质的总体概括,并非春秋时期所有战争都毫无正义可言,董氏阐释道:“《春秋》之于偏战也……比之诈战,则谓之义;比之不战,则谓之不义……战不如不战,然而有所谓善战。不义之中有义,义之中有不义。”[6](P49-50)所谓“偏战”,何休注《公羊传》曰:“偏,一面也。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在董仲舒看来,以战争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不义”的(战不如不战),而此“不义”之中又有“正义”与“不义”之别:遵守当时战争规则的“偏战”是“正义”的,而不遵守战争规则的“诈战”则是“不义”的。再如,《春秋》有“大夫无遂事”之说,意思是臣下没有君王的命令不得自行专断,这是春秋时期君臣礼法的一般规定。而此一般规定又有例外,如大夫“出境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可以自行专断。《春秋》之中又有“大夫以君命出,进退在大夫”的说法,何休注释道:“礼,兵不从中御外,临时制宜,当敌为师,唯义所在。”[8](P2308)这就是将在外当因时制宜,军令可以有所不受。

然而,《春秋》又有“大夫以君命出,闻丧徐行而不反也”之说,意思是臣下一旦领君命出行,当义无反顾,即使父母之丧也不能返回。这种情形似又表明“进退”不在大夫。所以,人们不免有这种疑问:“既曰无遂事矣,又曰专之可也;既曰进退在大夫矣,又曰徐行而不反也。若相悖然,是何谓也?”董仲舒对此疑问的回答则是:“四者各有所处。得其处则皆是也,失其处,则皆非也。《春秋》固有常义,又有应变。”[8](P34)很明显,董仲舒对上述两类看似相悖之事的阐释,体现出“常义”与“应变”相辅而行、“正义”与“反义”相反相成之灵活权变的辩证思维。

用今天的话说,正义或常义是一般的原则,而具体人事之义或不义皆当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以,柳诒徵对《春秋》大义作如此阐释:“尊王是一义,讥贬天王又是一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是一义,正隐治桓又是一义;卫诸夏、攘夷狄是一义,诸侯用夷礼则夷之、戎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又是一义。此为所谓无适无莫也……《春秋》之义……要当观其会通。”[3](163)所谓“无适无莫”,语出《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朱熹注释道:“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9](P71)这就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万事没有一成不变的原则,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通变、唯“义”是从。正是基于此,柳诒徵以孔子的“中庸之道”来把握《春秋》之义,他说:“孔子称舜择两端而用中,又自称叩两端而竭焉。义有相反而相成者,非合两端而言,不能知因时制宜之义也。”又曰:“择两端之中,明相反之义,而后可以治经,可以治史,而后可以无适无莫,而立人之义于天下。”[3](P163)这就是说,只有综合权衡相反相成之“两端”进而把握其“中”,才能不偏不倚地褒善贬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随“两端”而存在,依据具体环境提供的两种可能而存在,环境变了,“中”自然跟着变。这种随条件而变化“中”的功夫又叫作“义”。“义”又可称作“时”或“权”,《中庸》曰:“义者,宜也。”古文“宜”作“谊”,《说文》曰:“谊,人所宜也。”可见,除了道德伦理之义外,“义”之本身就包含着“适宜”、“恰到好处”的意思。[10](P34-37)柳诒徵以与时俱变、与事俱变的“中庸之道”权择“两端之中”,进而“立人之义于天下”,兼道德仁义与因时制宜两者而贯通之,深得古史大义之精微,准确地概括了中国传统史义之灵活通变的辩证思维及其实现模式。 三、古今之道:中国传统史义的普适意蕴与现代转向

最为精彩的是,柳诒徵在综合辨析历代学者之君道观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融入现代意识,以现代社会之明晰的权利与义务观念扩充了传统史义的理性内涵与现代精神。柳诒徵论述道:“千古史迹之变迁,公私而已矣。公与私初非二物。只徇一身一家之计,不顾他人之私计,则为私;推其只徇一身一家之计之心,使任何人皆能便其一身一家之私计,则为公。故大公者,群私之总和。即《易?文言》所谓利者义之和也。”很明显,这里的私与公其实就是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个人应享的权利即正当的“私”,在行使个人权利的同时亦应履行个人应尽的义务,从而兼顾(不妨碍)他人的权利,这显然又是“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公”才是“群私之总和”。柳诒徵认为中国古代治道与礼法“其本在恭己修身,其用在知人安民”,强调“节制其私而恒出于公”,即节制私欲、以公心治理天下。而近代西方列强“谋小己之私利,充其愿力,共谋国是。萃私为公,锐于有为,其孟晋而争新者,大胜于吾之敝”。这就是说,近代西方诸国重视个人权利的满足,激发个人力量以共谋国是,取得极大的成功;然而,他们“逞国族之私,弱肉强食,又转以贻生人之大祸”。[3](P176-184)当此时极其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谓“弱肉强食”的极点。此情此景,柳诒徵比较中西之短长,一方面倡言传统“恭己修身”在节制个人私欲、天下为公方面的优长;另一方面权衡西方激发个人私欲方面的利弊,从而得出“世运迈进,其必趋于各遂其私而又各节其私之一途,而后可以谓之公理大彰”的结论。柳诒徵所谓“各遂其私而又各节其私”的“公理”既立足传统经史之大本大原,所谓“善善恶恶,抑君权,申民意,使天下为公,而一本于礼”[14];又衔接时代、契理契机,其“全部论证都建立在对人类历史走向以及普适性的文化关怀之上;透过必要的中西历史对比,是要给这种坚持予以充足的理性支撑”[3](《〈国史要义〉探津》)。柳诒徵阐释中国传统史学大义,既立足中国本位文化又汲取现代权利与义务的观念,其间的普适意蕴与现代意识不言而喻,中国传统史义的现代发展路向由此奠定了。

四、情感与理性:柳诒徵“史义说”的反思

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柳诒徵如同王国维一样,也是一位既深为传统文化所化又深入西方文化的学者:一方面,他有着极为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传统文化具有深沉诚挚的情感;另一方面,他又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不足与西方文化的优长。因此,柳诒徵在阐释中国传统史学大义的过程中既富有冷静的理性思考又饱含浓烈的家国情怀,既坚持传统的治学方法又采取现代的学术研究路径。所以,从这些方面反思柳诒徵对中国传统史学大义的阐释,对于深入认识近代史学家群体以及传统史学的现代化都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 首先,通观《史义篇》,柳诒徵之浓烈的家国情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沉而诚挚的情感俯拾即是,然而,在深挚情感的主导下柳诒徵对中国传统史学大义的认识与评价难免具有一些溢美之处。比如,柳诒徵对传统道德礼法与上古封建之制甚为称赞,他认为:“吾国之礼,相当于外国之法。礼法既定,人所必遵,不可以人而废。”[3](P168)又曰:“封建之世,列国并立,而天子总其大纲,举所统治为天下……论封建之私,天子遂其大私,列国遂其小私耳。然以其推己及人,遂得一调整世界之道。”[3](P176)实际上,自周公制礼作乐之后逐渐形成的道德礼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法律的效用,但它主要是通过伦理规范、自我修养、风俗教化等方式发生作用。更重要的是,礼制本与封邦建国的封建制相辅相成,封建制被专制的中央集权取代以后,礼制也就失去了相应的制度保障。这就是说,传统的道德礼法与封建制度立意甚高,但曲高和寡,中国古代社会并没有多少切实可行的经验。陈寅恪曾明确指出:“旧籍于礼仪特重,记述甚繁,由今日观之,其制度大抵仅为纸上之空文,或其影响所届,止限于少数特殊阶级。”[15](P6)不仅如此,传统的礼治虽然包含着现代权利与义务的某些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与中国古代的德治氛围、人治环境相适应,与现代的权利和义务所强调的社会公德、制度规范、法治精神虽有相通之处,但不可同日而语,两者的普适性与现代性也是不较自明的。

其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特殊情势下,柳诒徵对中西文化亦有某些误判。柳诒徵著《国史要义》时,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刚刚消歇。所以,他对西方列强以及日本“逞国族之私,弱肉强食,又转贻生人之大祸”的惨况有着切肤之痛,故其提出“各遂其私而又各节其私”的社会治理原则。柳诒徵认为西方列强“各遂其私”太过,不能“各节其私”;而中国传统礼法“其本在恭己修身,其用在知人安民”,可解济西方不节私欲之弊。当其时,柳先生感同身受,洞察到列强争斗不已的症结;但是,也不能因为列强的征战而否认西方在“各节其私”方面的理论成就与政治实践(诸如约翰?洛克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等理论以及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设计和实践)。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礼法以道德修养而“各节其私”,然而,繁复的道德说教与明备的礼义法度不仅无法阻挡秦汉以后历代君主把整个天下作为个人私产的步伐,甚或成为人们追逐利禄的工具与手段,这说明中国古代在“各节其私”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并非柳诒徵所说的那么完美。

要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作为被传统文化所化之人的柳诒徵对传统史学颇有溢美之词,对中西文化存在某些误判等,是在所难免的。与这些不足相比,柳诒徵对传统史学现代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才是第一位的:一者,柳先生的史义说贯通天道与人道,既准确概括了中国传统史学大义的核心内容又深入阐释了它的理论根基;二者,以中庸之道精辟地阐明了中国传统史学大义的辩证思维与实现模式;三者,也是最为重要的,他深入阐释中国传统史学大义所蕴含着的丰富的普适性,为中国传统史学大义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柳诒徵会通中西、贯通古今,以现代的权利与义务等观念,揭示传统史学所蕴含着的普适意蕴,最终提出“各遂其私而又各节其私”的“人群之原则”,这大大突破了传统道德仁义与君臣伦理的范畴,紧紧把握着现代世界的发展方向,赋予中国传统史义以现代意蕴。

参 考 文 献

[1]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

[2]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

[3] 柳诒徵:《国史要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5] 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

[7] 范宁集解、杨士勋疏:《春秋Y梁传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8] 《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9]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 庞朴:《蓟门散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11]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

[13]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2222
上一篇:我国房地产行业扩张的区域效应及影响机制分析
下一篇:论康德对贝克莱主义的反驳
相关文章 家庭道德与社会道德之贯通
泡谜语网http://www.tk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