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名出生于美国的中国籍犹太人,沙博理特殊的双重文化身份对其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沙博理这一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翻译家为研究对象,以他翻译的茅盾作品《春蚕》为载体,探讨其文化身份与翻译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本文指出沙博理这一杂糅的文化身份影响着他的翻译目的,进而影响他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
[关键词]沙博理;文化身份;翻译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二、沙博理文化身份概述
国内外对于文化身份的定义各不相同。著名翻译学家哈马斯将文化身份定义为:复杂文化结构整合进入个体人格并与之相结合就构成个体的文化身份,这个定义强调个体认同的文化身份是人在社会化这个动态机制中自孩童时代就形成的。在国内,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王宁曾提出,文化身份又可以被称为文化认同,主要诉诸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尽管国内外学界对文化身份的定义各有不同,但都强调文化身份是个人与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身份具有发展性和建构性,会受到民族价值观念的影响。由于译者是沟通不同语言甚至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译者在翻译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译者的文化身份对译者翻译作品的选择、翻译策略的使用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三、沙博理文化身份与翻译行为
(一)沙博理文化身份影响其翻译观念
沙博理特殊的双重文化身份不可避免的影响着他的翻译观念。沙老认为,翻译应该忠实的再现源语文本的内容和风格,做到这一点,译者不仅要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环境,同时也要了解故事中每个人物的人物性格。在沙老写给张经浩的信中,沙老曾明确表达过自己的翻译主张:“至于翻译准则,我基本赞同‘信,达,雅’的主张。问题在于怎样做。我觉得,译者不但要精通所译文学作品相关国家的语言,了解其历史、文化、传统习惯,而且对他本国的这一切,也要精通和了解。译文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精通和了解的程度。”。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沙老是接受严复的“信,达,雅”这一中国翻译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标准的。
(二)沙博理文化身份影响其翻译目的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弗米尔继承和发展了赖斯的功能语言学翻译理论,提出了以目的论为主体的翻译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在目的论中,目的和意图处于核心地位,目的论学者们认为翻译就是一个目的和意图确定的过程。因此,翻译不只是简单地或单纯地在语言间解码与重编码的过程,而是译者目的实现的过程。译者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应相应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为到达某一翻译目的可以采取多种翻译方法。
沙博理在美国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时光,在美国接受了西式教育,因此,他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都不可避免的打上了美国社会的烙印。他来到中国后,接触到和美国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化,很好地适应了这种文化并且深深地爱上了中国文化,一心想向世界展现中国尤其是新中国的形象。为了让西方人认识到真正的中国,促进中西文化的融合,沙博理借助翻译中国文学作品为手段,在翻译的过程中努力做到了对源语语境的忠实以及对目的语语境接受的关注,在准确忠实的传达源语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异化、文内解释、文外加注等翻译策略照顾读者尤其是外国读者的感受。
在翻译观念的指导下,在为了将真正的中国文明推向世界的翻译目的的推动下,拥有双重文化身份的沙博理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是,在保留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补充说明,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
1.《春蚕》中称谓的翻译
在《春蚕》中有很多在中国常听到的称谓,沙博理在翻译这些称谓时,主要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了异化的汉语拼音的方式如老通宝(Old Tung Bao),阿多(Ah To),阿四(AhSsu),这种翻译方式在保留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改动,使其更符合英文的发音规律,更便于西方读者的理解。另外,在其他一些称谓上,沙博理则直接采取直译的方法,例如文中出现的六宝(Six Treasure),使用“treasure”直接体现了六宝在家庭里的地位,而荷花(Lotus),茅盾笔下荷花这个人物相貌出众,尤其是皮肤出众地白净,正如纯白的荷花一样,译为“lo-tus”显得更为直观,荷花这个人物形象跃然于纸,既传达中国的文化内涵,也方便西方读者理解。
2.《春蚕》中谚语、俚语的翻译
例1中,“棺材横头踢一脚,死人肚里自得知”是一句中国谚语,意思是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自己心知肚明。如果直译这句话,不仅是外国读者,可能连中国读者都不能很快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因此,沙博理充分考虑了文化语境对译文的影响这一因素,巧妙的将谚语典故转为了喻体,让外国读者以最小的努力获得立刻最大的认知效果。
例2中,白老虎是一个俚语,指的是不受大家欢迎的人,如果只是将其翻译成white tiger,则完全没有“不受欢迎”这层意思,而意译为“leper”则恰到好处。
沙博理在翻译中国特有的习语、俚语时,考虑到外国读者的认知层次,大多采用意译的翻译手法,符合外国读者的认知,使得译文连贯,从而更易理解,更好的更准确的将中国文学的精髓传播出去。
3.《春蚕》中民族特有词汇的翻译
例3,“谷雨”节一天近一天了。(《春蚕》,170)
谷雨是中国24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进入谷雨,寒潮天气基本结束,天气回暖,降水渐渐增多,这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都可以说是常识,而对西方读者来说可能就不那么容易理解。这里,沙博理采取直译加文内解释的方法,既向西方读者传递了中国特色文化,又方便他们的阅读理解,一举两得。
沙博理曾说过,“做文学翻译也要有立场、有观点、有世界观,知道自己爱什么、恨什么,才能选择自己最想让外国受众知道的东西,告诉他们一个真实的中国。”沙老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多数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在保留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文内解释、文外加脚注等方式,不影响读者尤其是西方读者的整体阅读效果。
四、结语
沙博理是中国当代翻译史上不可忽视的大翻译家,他双重的文化身份对他的翻译思想、翻译策略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春蚕》这部小说的翻译尤其是翻译策略的选择正是体现了他的翻译观,即让真正的中国文明走向全世界。沙博理集中西文化于一身,他锲而不舍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是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