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谁说过,只要一本书里有一百个字的营养,这便是一本值得购买的书。以这样的标准,我与《莫愁?智慧女性》的定身契实在是高出这标准许多,除了文字上的打动,它将我引向了一个“熟人”的世界,拥有各种忘年交。
果尔达?梅厄这个“雄伟的母狮”,带来了一个和平的中东,让“犹太难民”成为历史。“请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不要有丝毫怀疑,我们的孩子和我们孩子的孩子永远不会满足于比自由更少的东西。”隔着云烟样的岁月,我觉得握住了一双有力而温柔的手,那样的坚韧让我思维的栅栏纷纷倒下。
因为曾宝荪,我去了湖南的艺芳女校遗址,昨是今非,高楼大厦掩盖不住的是昔日的朗朗书香。那里曾经住过中国最纯粹的素质教育:学校从不开除学生,不记过,不当堂训斥学生;学生可以自由谈论时事,探讨文学、艺术;考试无需监场。我大不敬地叫她“宝荪”,将她列入熟人的名单,为她在民国时代的开风气之先而叫好。
新闻女王法拉奇、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装料数据计算的王承书、只身前往南太平洋最原始最偏远的塔乌岛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是的,她们都是女性,也都是人类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批人,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青史留名。《莫愁?智慧女性》将她们从专业的史学书里,从被遗忘的角落里,一一领到世人的面前。或者,准确一点说,《莫愁?智慧女性》带着我自由穿越,让我在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能找到她力量。透过她们,我看到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甚至透过她们的表情,看到那个时代的质感。于是,仿佛活了几生几世。
一期又一期,《莫愁?智慧女性》将一个又一个陌生人带到我的面前,准时而精致地,我们施施然地相识。她们让我看到了时空的无限、乾坤的远大,时刻提醒着我个人的“小”。
而她们,以自己的生活、创造、姿态和穿越岁月的神情,给时代绘制肖像,给人类精神添加着美、尊严和荣誉。无论遭遇什么,只要一想到人群中曾经有过她们,和人群中有她,我即会坚信这世界很美好、这人生值得过。我时常觉得,在人生的每一个隘口,让我得以逾越的,不是生活本身的考验,而是她们于暗地里给予我的“神助”。倘若这世间真有神灵的话,我想我信仰传承的力量。也因为她们的存在,我至今都不敢轻言懂得孤独的真正滋味。
《莫愁?智慧女性》知性而温婉,但她一直都有态度,就像我的那些“熟人”们,因此,她也在我的熟人清单里。很想在她三十岁生日之际,道一声真诚的谢谢。谢谢以纸为媒,让我认识了那么多有品格的人,无论年代,无论国别,无论尊卑。
还有,这些年,《莫愁?智慧女性》在我心里已经不再仅仅是一本杂志,而是一个有温度的翩翩中性至交,习惯静静地娓娓道来,不尖刻但也绝不绵柔,就像一把藏在鞘里的刀,有着恰到好处的锋利。或许,在一切都以市场为准绳的今日,能有一本杂志以不迎合的姿态来做自己,难能可贵吧。其中风骨,想来只有那些幕后人员才更知坚守的不易。所以,但凡留下的,都是“死粉”,都是灵魂与灵魂的“臭味相投”。
我想,这应该是世界上最美的相遇和相伴吧。相爱的人,也不过是一生一世,而与一本杂志的精神之恋,是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N生N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