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过去的10年中,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信息;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
在这个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突飞猛进的时代,要求各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实施创新改革,这样,应用信息技术到中职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就成为每个中职教师教学中的必要手段,也就将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到一个历史新高。
1.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多媒体的辅助
现今的中职教学课堂中,每个教师都能感受到过去我们曾经应用过的“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座位上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电子大屏幕、投影仪、电脑等先进的教学设备。而幻灯片、计算机教师控制软件的应用等向学生展示的友好终端已经能清晰的展示教师每堂课的教学要点。教学内容已经不再枯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在写板书,学生也能用节省记笔记的时间多多地进行课堂互动:小组讨论、模拟演示、总结探究、课上交流等等。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使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使我们的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果。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真的离不开多媒体的辅助。
2.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的纽带
我们大家都知道,现今的社会已经离不开网络的发展,网络已经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了太多的方便与快捷,包括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我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产服务等等,都已经离不开网络了。而我们的中职课堂教学中更需要网络技术来完善来充实。信息时代,要应用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来方便我们的教学,我们中职的每位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今天能上一个更高的层次就是将网络技术应用到我们的信息化课堂上,教师利用网络将我们的教学资源上传到集体网站,学生也要利用网络技术到学习网站上下载学习材料,从而达到一个教师和学生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利用这种共享方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使我们的中职学生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源学习到更多、更深刻、更广泛的知识,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质,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完善了学生课后作业的上交与课前的预习与准备,学生把做好的作业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上传并把自己的疑难问题和产生的其它想法发布到网站上去,使老师和同学共同研究共同解决,从而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也通过网络平台更多的了解学生在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较难理解的地方,达到了师生真正的利用网络进行互动,促进教师教学方法上的改进,也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创新,从而推动了信息技术在中职课堂上发展,达了网络时代的学习环境的新格局。
3.信息技术的发展还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实现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通过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育的规模,使学习者产生学习兴趣,个人潜力被有效的挖掘,当然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发展之上的。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大应用到了中职学校的学生身上,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主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每个学生在小时候都是非常富有学习能力的,如果我们能认真分析一下他们的学习特点,可能会得到一些很深刻的启示和体验。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洞察能力、调动他们对外界的求知欲望,鼓舞他们勇于提出新奇的问题并尝试大胆的解决问题等等,都可以做为我们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技术对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学手段也必须做出相应的充实和更新。做为教师只要认真的研究每门课,每个知识点和每位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改善学生的学习,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可塑性、从而达到学生学习知识的全面性,使中职学生更早的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为我们未来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可见,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我们的中职课堂教学中去,是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效地启发中职学校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增添我们中职学校教学课堂上的活力和动力。使我们的中职教师利用合理的感性资源来达到我们的教学改革的目的,使我们中职的学生学到更多的适合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让我们全体中职教师培养更多更好的未来社会的中间力量,让我们的中职教育更上一层楼。 [科]
【参考文献】
[1]高利明主编.《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
[2]孟庆茂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