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不以权谋私,办事公正廉洁。下面小编整理了廉政文化专题广播稿,欢迎您的阅读:
廉政文化专题广播稿【1】
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思想道德教育,优化教育环境,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寻求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与塑造良好的校风、师风、学风的结合点,在加强领导,制度建设主题活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把廉政文化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学校可以明确和落实党支部、工会、团支部、教导处、教研组等相关组织在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具体职责,并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党团活动、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中。在学校行政和党员教师中开展率先垂范,廉洁从教主题教育活动,着力构建思想道德和党纪法规防线。对于普通教师和教职员工,则侧重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严谨治学,廉洁从教的教风,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用实际行动做学生的表率。
二、健全制度,完善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学校可以制定《廉政建设规定》、《廉洁从教要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标准》等规章制度,把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作为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实施阳光工程,学校党政领导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做到办事公开,实行阳光作业,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大力推进阳光收费、实行阳光招生、实行阳光信息,并认真落实财产检查制度,切实做好日常监督和定期检查,加强财务民主管理;开设校长信箱,在社会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三、围绕主题,丰富廉政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努力做到廉政
文化进校园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载精神境界、价值观念、道德修养、敬业精神、人格品德、廉政操守等教育内容;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如创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心系伊旗,爱我家乡实践活动;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如举办家长学校,举行教学开放日、请家长进课堂、听课、评课,开展廉洁的父母平安的家主题班队会等,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廉洁廉政的认识。
这样一种有效的形式,使每位教师,都能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聪明智慧,教书育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将自己的美好形象永远留在学生的心坎里;使青少年儿童从小家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真正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的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作为加强学校师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好此项工作。
廉政文化专题广播稿【2】
诸葛亮功劳盖世,权倾天下,然而毕生不受不污,廉洁自律。他的高风亮节,让人感动至深。
在《又与李严书》中,诸葛亮说: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也就是讲,他家里没有存款,妻子连件像样的换洗衣服也没有。
而在《自表后主》一文中,诸葛亮写到: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其实是诸葛亮的一份家庭财产申报单。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按照汉代和三国时期的官俸制度,这是一个很低的数字。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妻舅叫阴识,家有四千七百余顷,比诸葛亮多出45倍。子弟衣食,自有余饶,是指诸葛亮的家人在黄氏带领下从事种植和蚕桑等农事活动,可保温饱无虞。至于自己的衣食起居,自然靠官俸维持。而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显然是指俸禄之外,没有别的生计,不搞经营,也不依靠别的收入发财致富。
诸葛亮病危时,立下遗嘱:死后葬在汉中定军山,丧事力求节俭,依山为坟,墓穴只须能放一口棺木,棺木中不得放任何陪葬品,自己也只穿平时便服。这就是一代名相的最后要求。
内无余帛,外无赢财,诸葛亮以自己一生的行动实现了他清正廉洁的理想,他的廉洁自律,在蜀国官吏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史载,他任用的官员,大多勤于政事,廉洁自律。例如,名将姜维,住宅十分简陋,家里也无多余的钱财;而邓芝不仅生活俭朴,家无私产,连妻子也不免饥寒,死时,也是家无余财。
父清 子廉的胡质、胡威
三国及西晋初期,胡质、胡威父子俩都以清廉著称于世。
在曹操当政时,胡质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吏,日后他之所以官职显要,既不靠逢迎拍马,也不靠贿赂开路,而是靠自己的清正廉洁和勤勉政绩。魏文帝曹丕在位时,胡质任东莞太守,他在东莞九年,政通人和,上下称颂;到荆州任刺史后,他的政绩依然卓著。他任职之处,形成了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的富庶局面。公元250年,胡质病逝时,家无余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朝廷思其一生为官清廉,体恤民情,特下诏褒奖其清廉品德,并赐其家钱谷。
胡威受父亲胡质的影响,年少时就有继承和发扬其父的清廉美德的志向。有一年,胡威从洛阳去探望在荆州当刺史的父亲。由于胡质为官清廉,其家自不富裕,以至于胡威去看望父亲时,没有一车一马,也没有仆人随从,只有他独自一人骑着毛驴上路。途中住宿客栈时,胡威自己劈柴、做饭、放驴。同住客栈的得知他是荆州刺史胡质之子后,无不惊讶而钦佩。在荆州小住几天后,胡威向父亲辞行,胡质很想拿点什么东西表示一下做父亲的心意,翻来翻去,总算从家里翻出了一匹绢。他对儿子说:儿啊,父亲虽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禄,这匹绢你拿着,就算父亲给你的路上的盘缠吧。可没想到胡威不但不领情,反而责问父亲:人们都说您清正廉洁,为官不贪不占,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先是一愣,然后解释道:这是我节余下来的。胡威这才放下心来。
后来胡威历任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职,他也同父亲一样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晋武帝司马炎听说胡氏父子为官清廉的事迹后,很感动,马上召见胡威,对他父子两人的廉洁奉公行为大加赞赏。期间,司马炎问胡威: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清廉?胡威答道:我不如我父亲。晋武帝又问:为什么?胡威回答说:我父亲清廉不愿意让人知道,我是恐怕别人不知道,所以我比我父亲差远了!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胡威去世。因他政绩突出,为官清廉,朝廷特追赐他为镇东将军。
郑板桥巧宴贪吃知府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做山东潍县知县时,送给巡抚的一幅画竹上的四句诗,真挚地写出了他关心人民疾苦的虔诚愿望。言出行随,他当知县几十年,从不中饱私囊,巴结贿赂上司。真可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传说,他在范县当知县时,有一年初夏,知府来巡视,这位知府是一位有名的美食家,对吃有一肚子的学问,也非常讲究,不管到什么地方,吃什么都要事先征得他的同意。
这一天,司厨问郑板桥拿什么菜招待知府,郑板桥挥笔写下了四菜一汤四菜是青龙卧沙滩,白皮颜又煽,一青拌二白,油酥天鹅蛋。一汤是门泊东吴万里船。郑板桥还面授机宜,令其报给知府。
知府看过呈上来的菜单,满心欢喜,认为尽管样数不多,可都是没有品尝过的新鲜佳肴,遂吩咐下去,照此做。
待酒饭端上来以后,知府却眉头紧皱,脸上晴转阴,原来青龙卧沙滩是麻汁黄瓜,白皮颜又煽是酸醋浇粉皮,一青拌二白是小葱拌豆腐,油酥天鹅蛋是油炸黄豆粒,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一碗鸡蛋汤,上面还漂着半个蛋壳。
他看了半天,无法下筷,郑板桥却在一边连连相让,弄得知府不好发作,只得作罢。
海瑞上任
朝廷派海瑞做淳安知县。他上任时,一不坐轿,二不乘船,只穿了一件普普通通的秀才衣,骑着一头骡子,带着书童海安,悄悄地进了淳安县界,沿着茶园小溪一条小路向前走去。
再说茶园小溪,有个姓冯的大财主,方圆十来里都是他的田庄,他又是淳安县衙冯县丞的结拜兄弟,平日仗势欺人,当地百姓背后骂他冯剥皮,到县城里去,都不敢打他家门前经过。
这天,冯剥皮正和冯县丞在中堂喝酒猜拳,突然听到门外吵闹,就绷着一副木板脸皮走了出来。只见七八个家人跟一个骑骡的穷秀才争吵,冯剥皮站在台阶上大声骂道:呸!哪里来的瞎眼乌鸦,竟敢在大爷门前吵闹!立即吩咐打手:快把这个野种拉下来,骡子没收!
打手们一拥而上,不由分说,就将海瑞从骡背上推下来,把骡子牵走了。海老爷见他们白天打劫,肚皮都气炸了,跑上前去问:你做事讲不讲理?为何无故抢我的骡子?冯剥皮冷笑一声:咦,你这还不懂?你的骡子从我家路上经过,当然得没收!海老爷也大笑一声:自从盘古开天地,大路一万八,小路三万六,哪一条不是老百姓走出来的?田有田契,地有地据,这条路是你家的,拿出凭据来看看!冯剥皮被问得无话可答,把木板脸皮一放,喝道:来人啦!掌嘴!一声吆喝,就有四五个打手拥上来要绑海瑞。
海老爷站在原地动也不动,说:慢来!我一不偷,二不抢,你凭什么绑我?你一不是官,二不是吏,又凭什么掌我的嘴?冯剥皮笑道:好哇,你以为我无法治你吗?来人,快请县丞兄出来!这时,冯县丞正在中堂喝得晕头转向,吃得满嘴挂油,一听有请,连忙理理衣衫,摇摇摆摆地走了出来,打起了官腔:何人大胆,敢在这里吵闹,打搅本县吃酒?来人啦,把他拿下!
海瑞 连人带物被拽进中堂。冯县丞喝道:冯爷的房子在这里,屋前的路就是冯爷的。你走了他家的路,他家就该牵走你的骡。你喧闹不休,扰乱民心,一定是不法之徒。来人,查看一下他的包袱!
家丁们夺下 海安背的包袱,七手八脚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整整齐齐放着知县的官衣、官帽和官靴。大家都吃了一惊,冯县丞看了,也吓得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想: 这穷秀才哪来的官服?听说最近朝廷要补个知县来,莫非就是他?他越想越怕,鼻尖上直冒汗。这时,海瑞从怀里掏出吏部文书和印信,亮在冯县丞的面前。冯县丞和冯剥皮一见,扑通跪倒在地上,连连磕头:大人恕罪,大人恕罪!
后来,海老爷把冯县丞革个职,狠狠打了冯剥皮40大板。茶园一带的老百姓人心大快,都说:海老爷没上任就给老百姓出了怨气,真是海青天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