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方文献工作概述

泡谜语网 首页 谜语目录 脑筋急转弯 对联 名人名言 谚语 励志 句子 风水运势 文秘写作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工作报告 合同范本 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 演讲稿 演讲致辞 礼仪范文 哲学范文 条据书信 简历范文 其它范文 论文 著名诗人 诗人故事 词牌名
谜语网> 计算机论文> 新疆地方文献工作概述
新疆地方文献工作概述 时间:2015-10-03 08:58 浏览:

新疆地方文献工作概述 新疆地方文献工作概述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新疆地方文献工作概述


地方文献是指不受载体、形式、出版方式限制,能反映一个地区历史、地理、政治、经济、自然资源、科学技术、文教卫生等各个方面,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的历史和现代文献。地方文献具有具体地方性、资料性、多样化的特点。而少数民族自治区域或集聚地区的地方文献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一般统称民族—地方文献或地方(民族)文献。

新疆地方文献是中华民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地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大作用。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更加明确了我们做好新疆地方文献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充分利用新疆地方文献去了解新疆地区的过去和现在,了解新疆当地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民情,了解当地的气候、地质、物产、矿藏,有利于我区的开发建设。利用新疆地方文献中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团结友爱的史实,各民族人民保卫祖国边疆的史实,对于宣传民族大团结,宣传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均大有裨益。

我区著名专家陈华指出:“新疆的历史是独特的”,新疆地方文献所体现出的民族特征,主要是由于我区独特的历史因素而决定的。新疆最大的特点是多民族聚居。在新疆现有人口中,汉族约占40%,各少数民族约占60%。其中维吾尔族是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12个民族是新疆主要的少数民族。在汉文典籍中,维吾尔族族源可上溯到“丁零”、“赤勒”、“苏勒”、“袁纥”、“回纥”、“回鹘”,在元代和明代称之为“畏兀儿”。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经历了盛衰互间与相互融合的历史过程。从现今看,东乡、壮、撒拉、藏、苗、彝、布依、朝鲜等34个民族大多是解放后迁入新疆的。新疆地区过去和现在民族林立的状况自然决定了新疆地方文献的鲜明民族性特征。新疆地方文献的民族特征既表现出文献的时代性(无论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又表现在其著作形式的多样化方面。

1.地方志和史书、史料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民族文献的记载,它是研究民族文化的重要源泉。

地方志是记录一个地区的疆域、沿革、山川、古迹、物产、祥异、风俗、民情、人物、方言等内容的地方性百科全书,在民族聚居区或杂居区历代所修的地方志中,不同程度地反映着各民族的形成和生活特点的资料以及各民族开发边疆、相互交往的资料。

据朱士嘉先生《中国地方志综录》(增订本)之著录,新疆地方志共有59种。这是对新疆地方志书目的第一次整理,自然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疏漏与讹误之处确也难以避免。如黎士宏之《西陲闻见录》,所述皆甘之事,尤详康熙十四年(1675年)兰州之变;对于新疆,只不过简略提及哈密在明代为卫所,近则羁縻。把它列入新疆地方志并不适宜。另有顺治年间(1644—1661年)梁玢所著《西陲今略》,当时清王朝尚未统一新疆,此书所述西陲是否指的是新疆,因该书仅有抄本,不敢轻言。又如《讯鲜录》、《新疆四道志》、《乌鲁木齐事宜》等书,似以补入为宜。此外,有萧然奎之《新疆伊犁府绥定县乡土志稿》及易荣鼎之《新疆和田直隶州乡土志》各一册,亦属此畴。

《西陲总统事略》与《西陲要略》。《西陲总统事略》1卷,原名《伊犁总统事略》,为汪廷楷原辑,经祁韵士重加编校而成。祁韵士在编校该书的过程中,另行摘编《西陲要略》4卷。《要略》卷一,即《事略》卷三;《要略》卷二,即《事略》卷四、卷十之摘录;《要略》卷三,则摘自《事略》一、六、七、九各卷;《要略》卷四,是《事略》十一、十二两卷的节录。这两部书在嘉庆十二、十三年(1807、1808年)先后告成。

祁韵士的著作比较尊重实践,从实际出发,讲求“经世致用”,敢于正面地谈论当时的历史和政治,敢于批判。在政治上维护统一,重视民族团结。他的著作当时不仅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国外也引起不少学者注意。《西陲要略》早就被译成俄文,日本学者征引利用祁的著作更是不乏其例。

《西域闻见录》,又名《西域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满族人七十一所著。七十一,字椿园,曾游历新疆许多地方。书中所述大体都是耳闻目见,刊行后深受读者欢迎,刊刻翻印者甚多,书名各异。

《三州辑略》9卷,喜庆十年(1805年)和瑛纂辑。和瑛原名和宁,避道光帝宁名讳而改名,蒙古族。该书是记述哈密、吐鲁番与乌鲁木齐三处之地方志,因为哈密古称伊州,吐鲁番古称西州,乌鲁木齐古称庭州,故以“三州”名之。

以记叙一处地方的州、府,县志重要的有唐代《西州都督府图经》、明代《石城哈密记略》及清代之《哈密志》、《温宿府志》、《喀什噶尔志》、《喀喇沙尔志略》等。此外是光绪(1875—1908年)末年所修的一批乡土志,王树木丹等修《新疆图志》时曾予以引用。1955年湖北省图书馆将收藏之新疆乡土志油印刊行,名为《新疆乡土志稿二十九种》,分装4册。

地方志的史料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它保存了许多正史中不记载的地方史料。新疆地方志总量不多,但在已见的地方志中可补史书记载之不足或订正史书记载之误者亦属不少。

古代史料中《尚书》、《竹书纪年》、《逸周书》、《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中均有关于新疆地貌、物产的记载。《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后汉书·西域传》等历代正史中的《西域传》,《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突厥语大辞典》、《福乐智慧》、《金光明经》、《兴复哈密国王记》、《兴复哈密》、《新疆礼俗志》等众多的游记、行记构成了西域研究的一个极有特色的文献资料系列。

2 有关新疆问题的研究专著和论文等文献,含有较高的民族史料价值。

从时代分,有古代的,也有近代和现代的;从学科分,几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无所不包。因此,我们应该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收集。应着重收集各民族史、民族人物传记、我区社会政治沿革、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宗教、历史地理等内容的著作。

古代专著和解放前的专著,虽然观点上不免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只要今天尚有一定参考价值或文物价值的,都应该尽量收集。如《中国经营西域史》,除《导言》外,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两汉之经营西域》、《魏至隋之经营西域》、《唐朝之经营西域》、《五代至宋与西域之关系》、《蒙古西征之伟绩》、《明朝之经营西域》,共六章;中编为《清取新疆及羁属中亚各部》、《乾隆朝统治新疆之政策》、《回疆之多乱》、《同治间新疆之大乱》、《新疆建省及其后之重要设施》、《新疆之界务》、《新疆之对外商务》,共七章;下编为《新疆统一及其忧患》、《新疆大乱及其平定》、《新疆之社会及政治经济概况》,共三章。可见,全书由两汉经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共二千余年我国与西域的关系史的全面探索,对历朝何故经营西域?用何方法以经营西域?得失成败如何?结果影响又如何等论域几乎覆盖无余。曾问吾先生的这部巨著,可以说是从这一角度进行全面研究的有价值之作。

《维吾尔族史料简编》是我国著名学者冯家等三位先生的一部力作。该书内容包括维吾尔的居住地、名称;维吾尔族的发展强大、迁徙;维吾尔族主体西迁后在新疆及中亚的活动等。作者运用大量的史料阐述了从公元前3世纪到20世纪初维吾尔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与中原历代封建王朝的密切关系。本书新版对史料反映的史实阐述得更加明确,表明作者对维吾尔族历史的研究有了更深的进展,本书广为西域史研究者所利用所重视。

古维吾尔族文献《乌古斯可汗的传说》、《五卷书》、《葛勒可汗碑》、《妙法莲花经》、《高昌译语》等(见耿世民《谈谈维吾尔族古代的文字和文献》),在今天自然弥足珍贵,而如《新疆风物志》、《通俗新疆史》、《新疆》、《今日新疆》、《吐鲁番》、《今日吐鲁番》、《西域史话》、《秘境西域的探险家》、《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丝绸之路漫记》、《新疆博闻录》、《新疆历史人物》等现代文献,也应予以重视。

3 国外研究新疆的文献及我区民间、宗教人士所藏之地方文献不可忽视。

对国外研究新疆的著作和文献可按历史地理与民族文献、宗教史、文化史和资料四大类进行收集整理。此外,各民族宗教人士及寺院过去是各民族文化典籍较为集中的所在。虽然经历各种变故,但仍然不同程度地保存着不少珍贵文献。我区的著名寺院不仅在阁楼上收藏着丰富的文献、大经堂收藏着大部头的经文,而且寺院雄伟的建筑模式,寺院内的壁画、绣品、饰物的艺术都是各民族文明的见证。图书馆应该在政府组织下,帮助寺院整理登记文献,对那些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应采取各种方式复制收藏,作为馆藏地方文献的一部分。

我区民间群众中也珍藏着不少有价值的文献,不少群众向政府捐献过祖藏的古代文献。我们可以通过各级政协代表、人大代表去广泛收集。政府可以组织我区旧文献的普查活动,对向政府捐献有价值文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4 注意收集有关新疆的书目索引资料,亦是新疆地方文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5 逐步建立具有特色的我区地方文献藏书体系及目录体系,做好新疆地方文献资源合理布局工作,以实现我区地方文献的馆际协作与共享。

近年来,自治区图书馆、新疆大学图书馆,中科院新疆分院图书馆、社科院图书馆、民研所及喀什师院图书馆、民族古籍办等馆(室),坚持以收藏古旧文献、地方出版物、地方非正式出版物、地方人士论著和有关本地研究的文献作为藏书补充的重点,经不断积累,渐成特色,并具一定规模。在新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中,要注意对民族文献深入细致的调查,特别是对民族古籍的调查,应利用各种目录和资料,全面了解同类民族文献收藏情况以及利用成果等,以建立各馆的缺藏目录。对珍贵民族文献可开展复本交换工作,达到资源共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改革自身的管理体系,面向社会努力开展信息服务。在文献资源建设中,笔者认为应结合我区地方文献工作的实际,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一是建议国家建立地方文献包括民族文献保障体系,建立本地区、本民族、本部门各自不同的文献收藏中心和开发中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央、地区、基层三级藏书,把公共、科研、高校三大系统图书馆结成一个较完整、系统的地

2222
上一篇:关于建设西北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构想
下一篇:如何利用ILAS深入揭示地方文献
相关文章 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地方文献数字化及在我馆实践的 试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中专题数 地方文献目录初探 遵义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谈谈地方学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民族——地方文献在民族文化大 民族文献工作的思考
泡谜语网http://www.tk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