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文献——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思考之一 浅谈地方文献——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思考之一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浅谈地方文献——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思考之一
地方文献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形成、而流传的。犹如涓涓溪水汇入文献资源的海洋中,犹如璀灿星星,在文献资源的宝库中闪闪发光。因此,地方文献是文献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献和历史文献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文献收藏和传播中心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是责无旁贷的。
历来,公共图书馆界的有识之士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使用都十分重视,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对地方文献的性质、作用、方法等进行探讨和阐述,而且在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历史走向今天,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使地方文献的数量与日俱增,内容广泛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广大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也愈益迫切,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也跨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新的任务。文化部颁发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规定:“收集、整理和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是省图书馆六项主要任务之一。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领导都普遍注重对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和研究,采取多种措施使这项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在理论上对关于地方文献的一系列问题也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和研究。实践丰富了理论,理论又进一步指导着实践,地方文献工作展现了新的生机勃勃的局面。
本文就当前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笔者的思考和认识,以期得到同仁的批评、指正。
一、地方文献的特点和作用
认识和把握地方文献的特点和作用,是开展地方文献工作首先遇到的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特点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性质,这种性质使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因此,地方文献的特点应该是地方文献独有的而且能使之区别其他文献的性质。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认为地方性(即亦地区性)是地方文献的唯一的特点。凡是内容与某一地方(地区)有联系的知识载体或是某一地方(地区)人士之著述,有收藏价值的,均可视为地方文献。另外,时代性与真实性也为地方文献的重要性质。
地方文献的地方(地区)性有四层含义:一是从文献所记载的内容和范围来看,它反映的是一个地方(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实各个方面的情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山川、资源、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如地方志、地方年鉴等书刊资料;二是文献为地方(地区)人士之著述或主办,如地方丛书、郡邑艺文、地方期刊、报纸等等;三是文献所记载的地方(地区)范围,随着历史的变迁,既相对稳定,又有发展变化,如湖北地方文献的地方(地区)范围现在是指湖北省,而在历史上则扩大到河南、湖南、四川、陕西等省的一部分地区。再如敦煌,现今属甘肃省敦煌县,但在收集敦煌文献时,一般地将地域扩大到河西走廊以至新疆等地;四是地方(地区)与地方(地区)之间在文化上是有联系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若把相关地方(地区)的地方文献集中起来,就能明显地反映出某一区域绚丽多姿的历史和现实,形成具有不同色彩的区域文献。如巴蜀文献、吴域文献、齐鲁文献、辽海文献以及当今正在形成的珠江三角洲、长江流域等有关改革、开放和开发方面的区域文献等等。
可见,鲜明的地方(地区)性是使地方文献区别于其他文献的“唯一”的特性,而时代性和真实性又是地方文献所具有的两个重要方面。
任何文献都不可避免地打下深刻的时代烙印。地方文献的时代性则体现在某一时代的地方文献必然会反映那个时代该地区的历史或现实的发展动态,总起来看是如此,个别(特别是有代表性的文献)观之也是如此。如屈原的《楚辞》体现了战国时代光彩照人的楚文化;《坷雪斋集》、《隐秀轩集》、《谭友夏集》等文献反映了晚明湖北的公安派和竞陵派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实践;《辛亥首义史迹》、《武昌开国实录》等文献展现了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辛亥武昌首义之壮举;《湖北科技年鉴》(1986)等文献记载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湖北地区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状况等等。
若把湖北地方文献集中起来,就能清晰地呈现出各个不同时代湖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学术思想、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情况。因此,地方文献的时代性总是与一个地区某一时期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的、从地方文献中可以了解一个地区在不同时代或不同阶段的发展轨迹。
地方文献具有可靠的真实性,一是指历代地方著述真实地记录或描述了一个地区的山川、风俗、经济、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科学技术等自然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情况;二是指文献所反映的内容,一般为当时人记当时事,或后朝人记前朝事,离事件发生的时间不远,所以较为真实可靠。如历代地方志、历代人物传记资料、感旧录、回忆录等等;三是指当今生活中大量涌现的地方文献,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区各方面的现实情况如各类地方计划、各种地方年鉴、新产品开发说明书、道路建设、交通概况、科研成果汇编等等。
地方文献所具有的地方(区)性,时代性和真实性,使地方文献在文献资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一个地方(区)的人们长期以来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创造的结晶,是一个地方(区)文明的体现,是一个地方(区)人们宝贵的文化财富。因此,地方文献又能有效地服务于一个地方(区)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各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综上所述,认识和把握地方文献的特点,充分发挥地方文献的作用,开展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对于各级共公图书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是责无旁贷的。
二、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
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在图书馆界尚未形成共识。有的认为,如果范围确定得过宽,不容易也不可能做到,有的认为如果范围定得太窄,又会使文献(特别是一些可能在将来较有价值的)出现缺漏。因此,确定适度的地方文献收集范围,是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关键的一步。笔者认为,总的指导思想应该坚持宁宽勿窄,宁宽勿严的原则.因为将来时过境迁,往事如烟,回忆前尘,又向谁追问。根据地方文献源远流长,内容宏富,品种繁多等具体情况,确定四个方面为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
(1)地方史料。包括关于一地方(区)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风俗民情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2)地方出版物。包括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其中的非正式出版物,尽管它们往往只与一个单位或一个系统有密切关系,或者存在着不够成熟不够严谨的现象,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地方文献。
(3)地方名人传记资料。包括记载对本地方(区)历史发展的某一侧面或阶段发生过影响的并在全国有较高名望的本地籍人士(如军政要员、举人、进士、翰林、教授、学者、作家、艺术家、名匠、名医、工商企业家、革命烈士以及省级以上的劳动模范、战斗英雄等等)的生平事迹的文献资料。如人物年谱、族谱家谱、传记、回忆录以及人物研究资料等等。
(4)地方著述。本地籍人士的著述。 1911年以前的,无论其内容是否与本地有关,均收集;1911年以后的,原则上仅收内容与本地有关的。若著者知名度较高、亦应全收。如关于湖北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著述应全收集,又如对于湖北籍知名作家曹禺的作品应全收,等等。外地籍人士的著作,原则上只收内容与本地有关的。若著者对本地产生过重要影响,则可扩大收集范围,如对张之洞的著述,就应列入湖北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
以上四个方面地方文献无论何种体裁和载体形式,如图书、报纸、期刊、手稿、文告、碑拓、字画、磁带、胶卷等等,均在收集之列.其中以图书、期刊、报纸、胶卷为主要收集形式。
三、地方文献的收集方式
地方文献浩如烟海,涉及面广,收集工作的难度相当大。在收集工作中,有多种多样的方法途径,一般有如下几种:
(1)深入调查,摸清地方文献的馆藏情况,编制地方文献缺藏或待征目录,建立缺藏或待征目录很重要,一可使采访、征集人员心中有数,循目访书;二可使征集工作细水长流、坚持不懈;三可确保征集重点,做到“不丢西瓜”。编制此种目录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必须逐步进行,不断积累。作为第一步,可以首先遍查地方志、文艺志、重要书目及有关材料,以作为编制目录的基础工作。
(2)列入各级公共图书馆书、刊、报的采购计划、各馆将地方文献的收集列为采购计划之重点,广辟渠道,多方面采购地方文献。
(3)印刷“地方文献征集启示”,广为散发。
(4)到重点单位如地方博物馆、方志办、文史馆、档案馆等访求、收集地方文献。
(6)依靠上级领导,健全和加强地方出版物呈缴制度。
(7)对本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上、重要人物,派人专访,取得文献。
(8)欢迎社会各界捐赠地方资料或提供线索,一经采用,可给予相应的报酬或奖励。
四、地方文献的收藏整理、开发和利用
在地方文献的收藏、整理、开发和利用方面,任务重、难度大,涉及到一系列具体问题。现分别阐述如下:
(一)关于地方文献的收藏方式
到目前为止,各级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收藏大致有二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集中收藏,即设地方文献专藏。其优点主要是能形成较为完整的、规模性的特色藏书,能在较宽的范围内满足读者对地方文献需求,其不足之处是随着地方文献入藏数量的增加,在要求馆舍的扩大,工作人员和工作量的增加等方面会产生与图书馆的其他业务工作有重复和撞车的问题,有时也会产生一些不易解决的矛盾;另一种方法是不设专藏,设置相应的目录,集中揭示。这种方法开展工作较为容易,若持之以恒可形成较为完整的馆藏地方文献目录体系,如进一步发展可建立起地方文献的目录检索中心等等。不足之处是这种方法容易受种种情况的干扰而不能坚持,乃至中断。而馆藏地方文献目录体系的形成是一件长期的工作,不能立即显示出成绩,往往不被理解而认为此项工作无意义。
采用何种方式收藏地方文献,应根据各馆的历史和现状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统一。
(二)关于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加工
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加工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其主要内容是编制地方文献目录。一为编制地方文献馆藏目录。可以按分类一类一类地进行编制;可以按时间编制综合性地方文献馆藏目录;也可以按地方文献的不同的载体形式来编制,如编制“馆藏湖北地方报纸目录”等等,二为编制地方文献专题目录,可以编制馆藏专题目录;也可以编制地方(地区)性专题目录,如编制关于某一地方(地区)性专题目录,如编制关于某一地方(地区)的地震资料目录,关于某一地区的文学家及其作品研究的目录,关于某一地区地方志目录等。三为编制地方文献联合目录。选择发生在本地方(地区)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编制联合目录。如编制《武汉地区辛亥革命联合目录》等,编制各种类型的地方文献目录,能有效地多侧面地揭示地方文献,为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打下良好有基础。
另外,对馆藏书、刊、报中属于地方文献的均应加盖“地方文献”的印鉴,并作出特殊的标记,使之在入藏或使用能一目了然。
对属于地方文献的古籍进行整理、标引,也应是地方文献整理和加工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还有目录组织,建立地方文献目录体系、目录中心等等,总之,对地方文献整理和加工方面的工作是很多的,这里只是笔者粗略的阐述。
(三)关于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
一般有几种形式:一是配合编史修志来进行开发。几年来,各级公共图书馆接待了来自本地区内外众多编修史志工作者,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地方文献,较好地发挥了地方文献的作用,受到读者和有关部门的好评;二是结合解决读者咨询来进行开发。如为读者提供关于湖北土司方面的资料,有关湖北漕运方面的资料,有关武当拳术方面的资料等等,在解决读者咨询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馆藏优势来进行开发。各级公共图书馆所收藏的地方文献,都会有某方面的优势。有的馆关于本地区医药文献方面的收藏较为丰富,有的馆以收藏本地区养殖水产方面的文献见长等,对这些地方文献馆藏优势,应进行宣传,服务于读者,服务于社会。如湖北省图书馆根据馆藏优势曾组织编写了《湖北方志提要》书稿一部,复印出版了《湖北通志志馀》、《湖北县政概况》等文献,面向读者和社会。三是依据馆藏优势来进行开发。如湖北省靳春县图书馆收藏以本地籍名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众多医学书刊为其特色藏书,这些医学书刊在为县内外读者服务过程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四是通过整理地方文献来进行开发。如由湖北省馆一些同志参加整理并出版的馆藏地方文献《湖北旧闻录》、《湖北历史人物辞典》、《出自敌对营垒——曾国藩幕僚鄂城王家壁文稿辑录》等,受到社会文界的欢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挖掘和整理、出版地方文献的任务将更繁重;五是配合国家和本地方的经济建设进行开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开发和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振兴和发展地方经济,正是利用地方文献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好时机。各级公共图书馆在这方面都已做了大量的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为三峡工程上马提供所需的地方资料,为发展本地区旅游、医药、交通运输等事业提供地方资料等等,举不胜举。
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在内容上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等。在载体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书、刊、报,也可以是目录、索引或者声像资料等。总之,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
五、开展地方文献工作需掌握的几个原则
在开展地方文献工作中,遇到一系列问题,有宏观方面的,如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等;也有微观方面的,如怎样分类、编目、贴标签等,如何对待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在宏观上掌握或遵循一些原则.现阐述如下,与同仁讨论。
(1)立足于全。其意思之一,是指凡与本地方(区)有关的地方文献,都应尽量收全;意思之二,是指目录揭示要全。无论是馆藏的或专题的目录、索引,都要求揭示完全。只有做到全,才能满足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
(2)立足于“今”。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对今天大量涌现的地方文献一定要高度重视,要不失时机地加以收集,把握住“今”。由“今”及“古”,对于过去的地方文献,要努力访求、收集、整理和加工,做到“古”为“今”用。
(3)立足于用。收集、整理地方文献,既要重视“藏”,更要注重“用”。“藏”“用”相结合,立足于“用”。充分发挥地方文献在本地方(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4)持之以恒。地方文献源远流长,生动丰富,时间跨度大,数量多,范围广,必须及时地不断地收集、整理,日积月累,才能逐步形成规模性的特色藏书;同时,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艰难的高标准的工作任务。所以,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5)领导重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需要馆内外,特别是馆内各方面的支持和协调。所以,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领导者必须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列入业务工作的仪事日程,制定计划,配置人员及解决有关具体问题。并且要坚持不懈地抓紧,才能使地方文献工作开展起来并取得成绩。
以上笔者粗浅地议论了有关地方文献的若干问题,目的是希望得到同仁的批评、指正。
〔出处〕 图书情报论坛 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