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区图书馆与地方文献建设

泡谜语网 首页 谜语目录 脑筋急转弯 对联 名人名言 谚语 励志 句子 风水运势 文秘写作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工作报告 合同范本 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 演讲稿 演讲致辞 礼仪范文 哲学范文 条据书信 简历范文 其它范文 论文 著名诗人 诗人故事 词牌名
谜语网> 计算机论文> 域区图书馆与地方文献建设
域区图书馆与地方文献建设 时间:2015-10-03 10:02 浏览:

域区图书馆与地方文献建设 域区图书馆与地方文献建设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域区图书馆与地方文献建设


建设富有特色的城区图书馆,无疑是我国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点。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受经济发展的制约,起步晚,起点低,整体水平不高。据统计,我国目前40万人拥有一所图书馆,人均占有图书仅0.27册,与国际图联规定的每3万人拥有一所图书馆,人均拥有3册图书的标准相差甚远,因此,大力发展图书馆事业,成为我国下世纪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文化部在《2000年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提出了每20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的近期目标,争取在2015年之内,全国公共图书馆的藏书总量达到5.6亿册以上,力争使全国的文献资源达到人均1册的水平。对于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要实现这一目标,沿袭以往加大力度、增加投入,重点建设中心图书馆的做法,显然是难以奏效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以区域性中心图书馆为龙头,大力发展城区图书馆,是提高公共图书馆覆盖率、扩大读者服务覆盖面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以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例,其公共图书馆,依照香港行政区域,划分为市政局和区域市政局两个系统,市政局系统除中央图书馆外,亦设15所分区图书馆,15所小型图书馆;区域市政局因辖区广阔,设3所中央图书馆,另有19所地区和小型图书馆,至97年底,两大系统馆藏图书及各类音像资料的数量基本达到辖区居民人手一件的标准。由此可见,加大城区图书馆建设力度,对于繁荣我国图书馆事业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1.确立地方文献特色对推动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文献,是指记录着某个地方自然、历史、社会现象的一切文献,它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语言文字、民族宗教等,以图书、报刊、图片、光盘、磁盘等载体形式表现出来,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的缩影,是地区人民从事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的历史见证,对研究地区历史、保存地方文化、反思过去、前瞻未来、推动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指导决策

公共图书馆的职能,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更新。“为领导服务”是新时期图书馆职能转换中出现的新的命题,“要想领导重视,必须重视领导”的观点已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在国家和地区宏观经济运作中,决策是关键,许多重大的决策依赖决策者对地区经济纵向和横向的了解,并据此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制定措施,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由于地方文献系统、全面、真实地记录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对指导决策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有报道显示,某些地区图书馆通过对地方文献的二次加工,不定期向当地诀策机构提供决策参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 展示成果、促进交流

现代企业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纷纷编制反映企业精神、企业成果、企业形象的内部资料,在深圳南山区,一些知名的大中企业、文化机构,都编制了此类资料,如康佳集团的《康佳报》,华侨城集团的《华侨城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华为人报》、《华为文摘(华为企业文化资料汇编)》,蛇口文化站的《蛇口消息》等,这些不定期内部发行的连续出版物,记载了企业创业成果和成功的经验,是企业自身成果的检阅,对于企业与企业间的经验交流、互通有无,实现横向联合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1.3 保存地方文化,完善文献资源系统

地方文献是国家和民族文化大系的构成因素,是文献资源体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保留一种文献便是保留一份文化,正是形形色色的地方文化、区域文化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大观园,所以,全面系统地收集保存地方文献,对于保存历史、繁荣文化、完善文献资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发展地方文献适合于城区图书馆自身特点

城区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体系中,属于中小型馆范畴,它包括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等大城市的区级馆和其他大中城市的市级,区级馆,较之省级中心图书馆和高等院校图书馆,它受着藏书空间、购书经费、采集渠道等条件的限制,建立大而全的藏书体系或选择采访难度大的主题作为特色馆藏,显然不适合于城区图书馆,但是,发展地方文献,城区图书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其他图书馆无可比拟的优势。

2.1 广泛的采集渠道

与中心图书馆相比,城区图书馆所辖地区不大,贴近基层,便于文献的采集,加之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密切联系,能有效地形成广泛的采集渠道:

2.1.1 呈缴渠道

由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下达正式文件进行征集,是地方文献采集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它不仅能引起基层单位的重视,而且也把征集过程中一些容易发生分歧难以解决的问题,用行政手段规范起来,避免了一系列可能产生的矛盾,如对征集范围的界定,企事业单位对提供文献所应承担的义务等。有“尚方宝剑”在手,使文献呈缴工作顺理成章,呈缴渠道畅通无阻。深圳南山区政府早在南山图书馆筹建之初,印发了“关于征集南山地方文献的通知”,对征集范围、征集方式作出了规定,并指定南山图书馆筹建办公室为征集活动的主办单位,由于“通知”具有权威性,有效保证了征集活动的顺利进行。

由于城区图书馆与基层企事业单位的密切联系,各单位除了呈缴规定的文献外,还主动捐赠呈缴范围外的文献资料,通过捐赠渠道,某些珍贵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成为图书馆馆藏。深圳海天出版社是闻名全国的大型出版单位,建社以来,出版了大批高质量的图书,出于对地方文化的支持,经与南山图书馆友好协商,捐赠建社以来各类出版物,在南山图书馆建立“海天文库”,建成后的“海天文库”将从一个侧面反映深圳建立特区以来出版业发展状况,成为深圳地方文库中的一朵奇葩。近期,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南山图书馆建立“华为文库”的计划正在策划中。这种由企事业单位捐赠,与城区图书馆共同建立地方文库的方式,真正体现了城区图书馆特色,具有广阔前景和极高的推广价值。

个人捐赠渠道,也是地方文献采集的重要途径,由于地方文库的建立,筑巢引凤,不少作家、收藏家主动将自己的著作和藏品捐赠给地区图书馆,极大地丰富了馆藏。己故香港著名文献学家黄荫普先生,将自己珍藏的4000多册广东地方文献慷慨捐赠,成为书坛佳话;深圳南山区区长、宣传部长等领导同志将自己的著作捐赠南山图书馆,为个人捐赠树立了良好榜样。

2.1.3 收购渠道

某些散轶民间的珍贵典籍、名家字画要通过收购方能获得,在辖区内收购,对于城区图书馆较为便利,只要广泛收集信息,经常下到基层和民间进行采访,就能取得一定成效。

2.2 灵活的文献获得方式,能弥补城区图书馆经费的不足

资经短缺是城区图书馆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由于政府财政拨款有限,许多城区馆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城区馆连经费维持正常业务开支己显困难,建立特色文库几成纸上谈兵,申请专项拨款只能暂解燃眉之急,决非长久之计,谋求社会支持渐成热门话题。选择地方文献作为特色馆藏,基本上能解决建立特藏与资金不足的矛盾,上述呈缴、捐赠等文献获得方式,为地方文献的主要获得渠道,基本无须图书馆支付经费,只要理顺关系建立制度,就能保证收集渠道的长久通畅。

2.3 城区图书馆基本条件能满足建立地方文库的需要

收集地方文献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有条件的城区馆一般都有专人专管,但是由于采集面只限于本地区,无须为采访长途奔波,加之建立了良好的征集渠道,简化了征集手续,对于城区图书馆而言,在人力上是足以胜任的。

综上所述,把发展地方文献作为城区图书馆特色,符合我国现时城区图书馆馆情,具有可行性。

3.城区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特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领导重视是关键

实践表明,城区图书馆在作好地方文献工作过程中,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地方文献特定的采访渠道,决定了对政府行政行为的依赖性, 可以说, 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建立起富有特色的地方文献体系,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地方文献对发展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到地方文献对建立健全文献资源保障系统的重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规范地方文献的征集和建库工作, 将任务下达到基层,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建立定期的呈缴制度,以保证文献及时、全面地入藏文库;有条件的地区,应不定期从财政经费中划拨专款,支持地区图书馆收集散逸民间的地方文献,以保证地方文库的完整性。

3.2 建立责权到位、分工明确的征集网络是保证

由于地方文献分布极广,在地区范围内建立责权到位、分工明确的征集网络非常必要。在政府部门,可以部局等行政机构为主干,分管各系统的文献收集工作,如文化局负责文化部门,包括文联、作协诗协、书美音乐影视协会等有关人员的作品呈缴;教育局负责学校系统的成果呈缴;科技局负责科研成果的呈缴;卫生局负贡医疗卫生系统的成果呈缴;各大型企业,可采取发函联络、逐一走访的形式,与之建立长期的联系,不定期寄送或上门收集企业文献,同时,以资源共享的方式向其提供馆藏兄弟企业的文献,互通有无,一方面发挥地方文献的服务效用,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对呈缴文献的认识,保持与城区图书馆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和主动性。南山图书馆自97年部分开馆以来,对辖区内各大中型企业发出征集函上百份,目前已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康佳集团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文献呈缴关系,而与之进行资源共享的模式也正在摸索和建立中。收集散见于民间的地方文献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南山图书馆目前采取的方法是,利用图书馆协作网,即基层图书馆(室)作为采集点,分片包干,层层落实,从97年起,南山图书馆通过走下基层逐一采访,陆续建立了40多个基层服务点,将地方文献征集函发到服务点上,并请服务点将资料散发到基层,这一做法才刚刚起步,在理顺关系、基层落实等方面还存在着操作上的具体问题,但在理论上是具有可行性的。

3.3 界定地方文献的范围

在地方文献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理论上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何确定地方文献的范围就是其中之一,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地方文献的性质上加以考虑,概括地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人物为线索的名人传记、作品;二是地区风土人情和各类反映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资料,因此,凡是出生或长期工作在本地区的名人的作品、记录本地区历史情况的文献资料(含非本地区作者的作品)、本地区出版发行的重要文献都应属地方文献的范畴,它包括:地方史志;政府工作报告及资料;著名人物传记,含书信、日记、手记、肖像、照片、文集等;水文地质、农林牧副渔;科研学术成果,地方报刊、企业文化;工业报告、统计数据和各种有关地区历史发展的零散资料等,载体形式为图书、报刊、文件、表格、录象片、光盘、磁盘、书画作品、图片、乐谱、手稿等,这些资料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地方的发展情况,具有收藏价值和利用价值。明确了地方文献的范围,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收集工作,以免漏收缺藏。

3.4 探索切实可行的著录方法和陈列排架方式

如何著录地方文献一直是图书馆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制定著录标准和排架陈列方式时应遵循几个原则:

(1)兼容性。地方文献因为门类庞杂,某些资料如专业技术图表、企业文献等存在着设类模糊、类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制定著录原则时应考虑其兼容性。

(2) 易检性。地方文献同样要注意到查检的需要,一般来说,有明晰的类目区分,查检相对简易,但是,在同类和同种文献中如何确定其先后次序,亦是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3) 灵活性。地方文献的分类排架陈列方式,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模式,而应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如地方名人的传记资料,如果按《中图法》归入历史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有时可另立人物传记主题,灵活处理。

(4) 注意陈列效果。这是地方文献在排架上与其他文献的不同之处,一些企业、名人在捐赠或呈缴文献或个人藏品时,往往提出要建立单位(个人)展室展柜或展架,事实上,由于馆舍条件的限制,除大宗捐赠和超大型企业和新闻出版单位外,绝大部分捐赠都无法获得这一殊荣,但是,作为图书馆,应该尽力而为地展示每一单位和个人的赠品,以提高呈缴和捐赠的积极性,因此应在排架和陈列效果上做文章。

根据这些原则,找们可在著录和排列地方文献时,首先大体上采用《中图法》进行归类,然后设立一些主题,如工业技术成就、名人作品传记,书画藏品等;政府报告、统计数据等地方文件以及地方出版单位的出版物,在类分以后可按年代给予附加号,以显示其时间性和延续性;在排架上,可对某些重要捐赠作显著的标识,突出其重要性,以此替代专室陈列;有条件的城区馆,可以地区中的某一区域或某一系统作为文献陈列单位,使地方文库由多个区域文库组成,借以清楚地展示每一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城区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把它作为馆藏特色来发展,还需要图书馆同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不懈的努力。可喜的是,中央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各级政府对地方文化的支持,为地方文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可以乐观地相信:在崭新的21世纪来临之际,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也将来临,一个完备的地方文化保障体系也将建立,城区图书馆将在这人类伟大的文化工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角色。(1998年3月)

参考文献:

香港公共图书馆掠影.黄润华.《中国图书馆学报》,94、7

中国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述评.刘省泉 曹臻.《中国图书馆学报》,97、5

论我国信息资源现状与发展策略.《中国图书馆学报》, 96、1

广东省公共图书馆集锦.广东省文化厅

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跨世纪发展.李皓 蔡冰.《图书情报知识》,98、1

〔出处〕 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1998)


2222
上一篇:地方文献工作管见
下一篇:略论地方特色农业文献的开发利用
相关文章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检索功能 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地方文献数字化及在我馆实践的 试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中专题数 地方文献目录初探 遵义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谈谈地方学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民族——地方文献在民族文化大
泡谜语网http://www.tk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