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专家测算,石油稳定供给不会超过20年。我国自1993年起即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近十几年中石油需求量翻了一番。2011年进口原油已占国家石油总供给量的40%,近期内很快会剧增到50%。到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4亿吨,而国内生产能力仅为1.6亿吨。不断升高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将给国家安全带来威胁。同时,大量的燃油燃煤造成的污染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在经过多种探索、尝试以后,生物质能很可能成为我国新能源的最佳选择。 生物质能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油菜、向日葵、油棕榈、大豆、蓖麻等油料作物加工成的生物柴油,一种是从甘蔗、玉米、薯类作物或农作物秸秆中提炼、加工的乙醇燃料。生物柴油和乙醇燃料统称生物燃油,即生物质液体燃料,现在是生物能源的主体。此外还有从农林加工剩余物、工业有机废水废渣、城市生活垃圾等废弃物中提取的气体燃料、固体燃料,都属于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 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具备很多有利条件:生物质能蕴藏量丰富,有大量的农林副产品、剩余物、废弃物。据测算,我国可供开发生物质能源的生物质资源至少达到4.5亿吨标准煤。全国还有约20亿亩宜农、宜林荒山荒地可用于发展能源农业和能源林业。沼气利用是我国发展生物质能的重要成果,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应用农村户用沼气池技术以来,我国目前已是利用生物质生产沼气最多的国家。 我国的生物燃油产业已经开始“起跑”,在工业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相近。2000年我国开始了燃料乙醇试点工作,年产燃料乙醇100万吨,先在黑龙江、河南、安徽等5省封闭使用,2006年扩大到包括江苏在内的13个省市。用农作物生产乙烯、环氧乙烷等替代石油基产品也获得成功。 2006年以来,生物质燃油在上海、江苏、安徽、重庆、新疆、贵州等地陡然升温,民营资本、国有资本乃至外资加速进入。不同于前两年多带有试验性质的、年产1万吨的小规模投入,如今各地呈现大规模投入趋势。其中,仅江苏省就有南京、张家港、无锡3个以民营资本投入为主的年产20万吨的生物质燃油项目。到2006年9月底,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生物质燃油项目已近百个。加上前几年已初具规模的河南、福建、四川、河北、云南等地生物柴油企业,可以说生物质燃油的产出已正式进入产业化生产。 由于用粮食来提取燃料乙醇成本较高,大量耗粮会与食粮产生矛盾,人们便从其他方面寻找乙醇的原料。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约有7亿吨,其中作为农村燃料及饲料消耗2亿吨,其余大多遗弃或焚烧。若将这5亿吨用来生产乙醇,可产出乙醇7000万吨。加上木材工业下脚料、制糖、造纸工业下脚料和城市废纤维垃圾,总计可得乙醇8500万吨,远远超过全国汽油年消耗总量。近年来,河南天冠集团一直致力于纤维乙醇商品化的研究,先后与山东大学、郑州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已建成年产300吨的纤维乙醇中试装置,产出率达到16%以上。 2000年,一位漳州籍的民营企业家到奥地利考察,欧洲正在推广的从动植物油中提炼生物柴油的做法让他大开眼界。回国组织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2005年形成年产4万吨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上海内燃机科研所的专家作了鉴定,这种生物柴油含硫数值比0号化石柴油低得多,16烷值比化石柴油更高,不含芳烃和重金属,含氧值11%,能保证燃烧充分,几乎没有污染。 “地沟油”回流到餐桌一直是广大消费者和有关部门头疼的问题。“地沟油”是品质较差的动植物油,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每年从餐饮业中产生的“地沟油”有2600多万吨。收购一吨“地沟油”需要2300元,提炼加工成生物柴油直接成本为每吨3600元,产品市场售价为每吨4400元,每吨售价比化石柴油便宜1000多元。福建卓越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从地沟油中成功提炼出了生物柴油,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产业化。 资料显示我国柴油缺口每年达5000万吨,生物柴油欲大踏步走向前台,关键在于成本。欧美生产的生物柴油主要以大豆、菜籽毛油为原料,而我国食用油短缺,不允许使用大豆、菜籽毛油当工业原料;豆油、菜油每吨5500元,企业也承担不起。国内企业从一开始就锁定野生油料植物种子和废弃油脂。做化工起家的江苏无锡人张国清,2000年偶然得知色拉油下脚料中的脂肪酸可以做植物柴油,当时这种原料价格为每吨1700元,而石化柴油为每吨2800元。他自行设计了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