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城的金融街,有一座具有弧形外观的大厦。放眼望去,这座以绿色玻璃作为外墙的大厦显得颇为惹眼,时尚而富有活力。而在这座大厦里,有一家同样新潮的机构。这家机构诞生不过一年多,所关注的业务在国内起步时间也并不长。 这家成立时间不长的机构致力于通过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优化节能减排领域的资源配置。它的名字叫做北京环境交易所(下或称“北京环交所”)。 北京环交所所在的大厦紧挨着一条相对安静的街道,这与不远处车水马龙的西二环路形成了不小的对比。而进入大厦,在空旷的大厅里,同样寥寥无人。但是,北京环交所董事长熊焰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儿会是另外一个情景。“3年后这里会非常热闹。”熊焰表示。 推动着北京环交所和它所依赖的市场发展的力量来自于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及采取的措施。在政府作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承诺的情况下,采用市场的方式无疑比行政的方式能更高效地达到这一目的。 如果有了对于减排的法律约束,碳排放额就开始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因而也具有了商品的价值和进行交易的可能性,并最终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碳交易市场。通过这种交易的方式,资金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入节能环保领域,推动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碳交易这个新兴市场的发展速度让人吃惊。从2006年到2008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额每年增长近100%。在2008年,全球共有近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交易完成,以平均26美元/吨进行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1260亿美元。 然而,当前全球碳交易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 ETS)和芝加哥气候交易(CCX)体系,而中国参与碳交易主要以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方式。因为缺少在碳交易市场上的定价权,我国的碳资产通常以低于国外的价格卖出。据粗略估算,在2008年,仅仅因价差(按10欧元/吨计算)原因,我国就有33亿欧元的碳资产流失。 建立我们自己的碳交易市场因此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因为缺乏社会各个层面对此的共识和相关的基础,市场的建设可能还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 近期,北京环交所的一系列动作似乎在预示,这一过程正在加速。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北京环境交易所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V1.0版。而紧接着,在1月8日,北京环交所总经理梅德文又在北京宣布启动“中国碳中和联盟”。所谓碳中和,通俗点说,就是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资助国际规定的节能减排项目,从而不产生正的二氧化碳排放。 “对于中国的碳减排事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环交所董事长熊焰在成立“中国碳中和联盟”发布会上表示。 “值得肯定的是,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已经开始朝制订规则的方向迈进了。不过,熊猫标准还只是北京环交所的一个标准,并没有得到国际上的承认。碳中和联盟也只是个自愿性市场。”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认为北京环交所这一系列措施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成立碳中和联盟对于培育我国碳交易市场肯定能起很大的作用,而且一些企业对此是有实际需求的。”北京环交所总经理助理毕建忠对《能源》杂志记者表示。 拒做“卖炭翁”的决心 在当前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中,欧盟碳排放贸易体系是引领者,占全球碳交易的64%,而CDM的份额则为30%左右。中国是全球CDM注册项目数最多、签发减排量最大的国家。截至2009年12月,全球在联合国注册成功的CDM 项目为1946个,中国的注册项目为680个,居世界首位。全球累计签发二氧化碳当量(CERs)约3.58亿吨,中国的签发量占47.78%,几乎占了全球CERs的一半,远远超出第二位的印度(占20.35%)。 但是,与我国的制造业命运相似,由于交易市场和标准都在国外,我国的碳交易事业也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有人因此戏称中国是“卖炭翁”,听起来让人觉得颇不是滋味。 完整的碳交易产业链包括从项目开发初期的设计、融资、管理、审核、认证、签发、交易、流转、后续服务等环节。但目前,我国碳业务大多集中在产业链的中端,即审核、认证、签发,而链条前端和后端发展都比较落后。 而且,即使是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卖炭翁”角色,也不能保证一直扮演得下去。 在
2222